原標題:區裏建集團 教育補短板
海濱幼兒園一角
山亭幼兒園一角
近日,新建的廈門翔安區曾林幼兒園開園。該幼兒園今年秋季開設7個班,招收了130多位幼兒,讓曾林、桐梓兩個社區適齡兒童就近入園成為現實。這已是我省首家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翔安教育集團在短短一年多內創辦的第7所幼兒園。
近年來,翔安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經濟産業發展迅速,人口凈流入量日益加大。然而,由於歷史原因,該區教育基礎薄弱,公辦幼兒園為全市最少,新城區及工業區教育公共配套不足。區委、區政府主動求變,于2017年5月在全省率先組建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翔安教育集團,並以此為載體,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教育發展道路。
成立後,集團從舉辦優質普惠幼兒園入手,力求讓該區最為薄弱的學前教育實現彎道超越:去年,開辦海濱、呂塘、山亭、許厝等4所幼兒園;今年初以來,又開辦海翼、陽光城、曾林等3所幼兒園。根據集團規劃,今年還將再辦2所,明年再辦8所,屆時將提供學位共計5000個左右。
除了新建幼兒園,該集團更在辦學上實現三大突破——
突破編制限制,建立集團管、幼兒園用的用人制度。集團共設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工勤技能崗等3大類別6種崗位,所有人員取消編制,全面實行崗位聘用管理。幼兒園擴編和補充崗位時,一律按照崗位適任條件,打破行政職務、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在主管部門批准下由集團面向社會和內部公開招聘。去年8月,集團第一次面向社會招聘,就吸引了來自河南、江西、黑龍江等地80多名園長和300多位教師報名。
突破職稱束縛,建立以崗位績效為核心的薪酬制度。績效工資與職稱無關,而與崗位工作量、工作品質和集團工作年限相關,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突破原有管理體制,建立集群化辦學、集團化運作的管理制度。集團設置校長室,內設行政管理中心、人力資源中心、課程教學中心、規劃發展中心等4個機構,建立專業團隊,全面負責集團幼兒園的日常事務管理。
“一方面,翔安教育集團是優秀非在編師資的儲備庫,隨時可向學校提供急需的緊缺學科教師,解除學校因編制限制無法及時補充教師的困境;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小學幼兒園的後勤保障機構,可最大限度滿足學校在後勤保障中的需求。”集團總校長吳啟建説,成立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還改變了以往教育部門“一竿子插到底”的辦學模式,確立了教育部門“管”、教育集團“辦”、第三方評價“評”的管辦評分離體制,為教育改革闖出了一條新路。(福建日報 記者 吳在平 通訊員 余慶東 戴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