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組建18個醫聯體 形成四種模式
福建日報  2018-11-01 09:06:17

  原標題:福州組建18個醫聯體

  形成四種模式,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成效明顯

  記者從10月30日福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自2013年7月在我省率先成立福州市第一醫院醫聯體以來,福州市醫聯體建設加快推進,目前共組建市級醫聯體8個、專科聯盟6個、縣域緊密型醫共體2個、城市醫療集團2個。

  福州市衛計委副主任楊曉煜介紹,目前福州已形成四种醫聯體模式:以福州市第一醫院醫聯體等為代表的綜合醫聯體模式,以孟超肝膽醫院肝病、感染性疾病聯盟,兒童醫院兒科聯盟等為代表的跨區域專科聯盟模式,以閩清、永泰為代表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模式,以晉安、長樂為代表的城市醫療集團模式。

  具體運作方式可以概括為“三暢通、二同質、一提升”。“三暢通”,即以暢通醫技人員交流渠道、暢通患者雙向轉診渠道、暢通遠程醫療服務渠道為基礎,提升就醫便捷性;“二同質”,即以促進醫療管理同質化、促進醫療服務同質化為保障,提高群眾認可度;“一提升”,即以通過加強基層軟硬體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核心,增強群眾信任感。

  通過構建醫聯體,加快推進了分級診療制度和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在深化醫改,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一是醫療資源有效下沉,初步形成以健康為中心的分級診療服務鏈。今年1—8月,福州市屬三級醫院門(急)診量同比下降3.93%,住院手術量同比增長7.71%,接收基層轉診住院患者同比增長27.48%;縣區二級醫院出院人次同比增長4.21%,住院疑難手術量同比增長71.55%,住院重症患者同比增長17.88%;基層門診量同比增長48.6%,出院人次同比增長9.5%。二是患者就醫方便實惠。一方面醫聯體內實行醫療資源共享,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影像等遠程醫療服務,採取“大手牽小手”方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基層,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強化醫保政策調節,簡化醫聯體內醫保轉診、報銷手續,提高轉診患者報銷比例,積極引導常見病、多發病及慢性病患者就地就近就診,減輕了群眾的就醫負擔。

  據介紹,福州市醫聯體建設工作將繼續在“提標、擴面、增效”上下功夫,加快在連江、羅源等縣(市、區)組建縣域醫聯體,在馬尾區組建城市醫療集團等。(福建日報 記者 段金柱)

編輯:葛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