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完成181項治堵硬體項目建設 2020年全部完成
福州新聞網  2018-12-29 15:08:46

  福州新聞網12月29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陳敏靈)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昨日晚高峰,二環五四路口高架張開了巨大“臂彎”,新建的4條環形閘道上車流如梭,高效有序地引導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車輛。

  二環五四路口是我市城區北向進出城的主要通道。去年國慶當天,該路口改造項目全面竣工通車。從任務下達到最終建成,僅用不到1年時間,創下我市高架橋建設的最快速度。該項目也是我市已啟動的城區384項治堵硬體建設項目之一。

  “二環路五四路口改造完成後,高峰持續時間縮短30分鐘,路口平均排隊長度由800米下降到120米,高峰小時實際通行能力提高37.5%。”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昨日,市城鄉建設局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我市治堵硬體項目建設方面情況。從2016年起,我市已先後啟動第一、二批共計384項治堵硬體建設項目,總投資達590億元,其中包括17項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181項,完成投資427億元,其餘項目將在2019年大部分完成,2020年全部完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治堵工作,2016年成立了全市緩解城區交通擁堵工作小組,隨後,按照“重大項目、快進快出、接二連三、加密路網、暢通節點、破解難點、路口改造、保障人非”等治堵工作措施,我市生成了第一、二批共計384項治堵硬體建設項目。

  為加快推動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帶隊深入一線調研,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市城鄉建設局與交警、交通等部門建立了交通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按照“系統、科學、管用”原則,動態調整項目建設及相關方案。同時,採用預製裝配構件、施工安全體驗等新技術,以及完善業主量化考核辦法等,進一步提高施工品質和管理水準。

  已完成的181個項目中,包括4項重大治堵硬體建設項目,分別為二環五四路口改造工程、尤溪洲北橋頭改造工程、浦上大道(閩江大道-金洲南路)改造工程、華林高架跨站東路工程等。剩餘大部分項目也已開工建設,包括剩餘的13項重大治堵硬體建設項目。

  2019年春節前,馬尾大橋、南臺大道、環島路主線將全面通車,屆時,馬尾前往南台島將從原先30分鐘車程縮短至5分鐘。南臺大道通車後,也將與螺洲大橋共同組成福州市的“南大門”,縮短進出城距離,有效緩解則徐大道、福峽路的交通壓力。環島路通車,則保障進出火車南站又多了一條快速便捷的通道。

  根據交警部門的數據統計,在近兩年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1%的情況下,城區高峰車速同比提升了12.5%,延時指數同比下降5.2%。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快推進剩餘的治堵硬體項目建設。與此同時,根據三江口片區及濱海新城的開發建設、城區舊屋區改造等城市發展需求,著力構建城區連接新區的大骨架路網,逐步將城區路網由現狀“環+射”骨架佈局,轉變為“軸向”骨架佈局。目標是,力爭到2019年,城區路網密度達8.1公里/平方公里;到2020年,達8.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保持全省領先。

  【數字解讀】

  里程、投資翻倍

  自2016年城區治堵工作開展以來,平均建成道路公里數從2013年至2015年期間的每年48公里,增加到每年100公里;年平均投資從2013年~2015年期間的每年62億元,增長到每年120億元。全市城區共計完成新改擴建道路180條,建設道路長度312公里;改造路口24個,改造人非共板21條。

  排名快速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城區道路總長度2155公里,居全省第二;道路密度8.01公里每平方公里,從全省中下水準躍居全省第二。通過加強市政道路建設,完善城區路網體系,目前已形成“兩環”、“十五條接二連三聯絡性通道”的路網主骨架。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