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孫漫 見習記者 顏瀾萍
如何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是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去年初以來,市委、市政府下最大決心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不斷提高群眾出行滿意率。
新一輪城區治堵工作開展以來,在硬體上,兩批共384項治堵建設項目全面鋪開;在軟體上,實施“大數據 ”“數字化 ”“互聯網 ”手段,交通管理不斷精細化。福州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擁堵排名逐漸下降,去年前三季度高峰平均車速同比前年提升6.1%,擁堵延時指數同比前年下降2.3%。在中國互聯網協會首次公佈的新型智慧城市白皮書中,福州大數據交通治理居全國第二位。
超級“大腦”每秒分析1萬條數據
福州中心城區以全市20%的面積聚集43%的人口,提供49%的崗位,生成76%的出行量;現有道路703條,現有機動車保有量80.9萬輛,年均增長12%。
面對城市功能集中、交通要素快速增長的現狀,“大數據”成為福州交通治理的重要決策。“要運用大數據分析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升交通智慧化應用水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治堵保暢工作,“大數據”是市領導多次強調的關鍵詞。
在市交警支隊,有一個超級“大腦”——交通大數據平臺,融合4500個地磁、752個視頻線圈、78台微波、4335輛公交車和6553輛計程車浮動車GPS、539個卡口、600個電子警察、226路事件監控、24處雷達測速等多源異構交通數據,編織出一張大網,將全市交通情況盡收其中。
3日8時許,記者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大螢幕看到,市區“亮黃路段”為5.04%,總體情況良好。同時,螢幕上還實時顯示最擁堵的10個路口和10條路段狀態數據。
“平臺每秒可分析1萬條數據,每天不間斷計算8.6億條數據。”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對市區道路交通數據自動採集存儲、分析研判、發佈預警,準確率達95%,“數據經過採集分析後,轉變為信息,如平臺上顯示的紅、黃、綠等顏色就代表不同的擁堵程度”。
有了數據分析,再通過路面1977路、高空123路高清視頻手段,可視化精確掌握道路擁堵成因和突發事件情況成為現實。
點對點調度 交通警情5分鐘內快速處置
分析研判數據的目的,是為了精準指揮排堵。
3日9時,魁岐互通往馬尾匝道通行緩慢,交通指揮中心值班民警調用周邊探頭髮現有車輛故障,迅速指揮最近的執勤民警前往。9時6分,民警到達現場指揮疏導。9時10分,拖車到達現場拖移故障車輛。9時12分,交通恢復正常。
二環之內5分鐘、二環與三環之間10分鐘快速處置交通警情,這是福州交警使用大數據排堵的日常。“我們全面實行網格化綜合勤務和動態定位管理。”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100名騎警專班和30輛拖車分佈在市區重要節點,對於路面各種交通警情,第一時間“點對點”調度,確保交通警情得到快速處置。
去年初以來,“點對點”排堵保暢6302次,數據優勢正轉化為決策優勢、管理優勢。
532個信號燈 一鍵式遠程控制
信號燈智慧配時也是大數據精準指揮排堵的生動反映。
“目前城區有532個路口信號燈,某個路口車流量猛增時,如無法及時疏解,便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説,以前靠人工手動調節信號燈,費時又費力。
如今,通過大數據平臺,路口信號燈實現中心控制、中心優化、智慧配時,實現一鍵式遠程控制全線綠燈通行、自動調控信號燈配時、實時預警流量變化等功能。同時,在城區浦上大道、福飛路等126條主次幹道498個路口設置了綠波通行信號,機動車紅燈等待時間縮短20%~40%;在城區工業路烏山路口等34個信號燈路口設置了平峰和夜間自適應方案,路口通行延誤減少了9%。
“以二環路烏山路口為例,晚高峰時段東往西方向車輛時常排隊至烏山路省氣象局門口。”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説,經過智慧優化配時,採取一個信號燈週期內兩次放行東往西綠燈,有效緩解了路口的排隊壓力。
啟動384項治堵工程 總投資590億元
綜合施策、系統治堵是我市治堵的重要準則。
我市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全力補齊建設短板,著力優化路網結構,提高城市交通承載力。
從動輒1個小時的上下班路,到不足半小時的順暢出行路,晉安區鐵六小區居民黃珊珊切身感受到城區“大手筆”治堵的成效。
華林路是黃珊珊上下班的必經路,在華林高架跨站東路工程啟動前,等紅燈是每日“必備”。新高架啟用後,二環至站東路口被打開,二環路交通量同比增長3.7%,二環至華林路口西往北排隊長度從350米縮短至120米,東往西排隊長度從180米縮短為90米。
“打通關鍵交通節點,是治堵的重要一環。”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10月及2017年11月,第一、二批共384個治堵硬體項目陸續擂響“戰鼓”,總投資達590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81項,完成投資427億元,治堵成效顯著。
通過持續建設,城區路網體系進一步完善,形成“兩環”“15條接二連三聯絡性通道”的路網主骨架。目前,我市城區道路總長2155公里,居全省地級市前列,路網密度達8.01公里/平方公里。
市政道路暢通行動將持續“奔跑”。“2019年,我們將著力構建城區連通新區的大骨架路網,逐步將路網由現狀‘環射’骨架佈局,轉變為‘軸向’骨架佈局,讓路網密度升級至8.1公里/平方公里;到2020年,力爭達到8.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該負責人説。
城市治堵,任重道遠。在看到治堵成效的同時,福州治堵隊伍更在總結經驗做法,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措施,堅決打贏治堵這場硬仗,努力創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