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泉州實現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
泉州網  2019-01-07 09:41:59

  原標題:泉州出臺三年行動方案,推進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到明年實現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

  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實,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建設水準,泉州市日前出臺《推進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泉州市將創建120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村,打造一批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農村社區;逐步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覆蓋60%以上行政村;推動農村社區服務站規範化建設,基本實現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開展84個農村社區協商示範點建設,推進農村社區協商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推進“三社聯動”機制,創新農村社區服務模式。

  今年創建30個農村社區協商示範點

  《行動方案》提出,以縣(市、區)為單位制定農村社區協商基本規範和具體制度,編制協商目錄。依託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載體,廣泛開展農村社區協商,拓寬村民與基層政府、社會組織、駐區單位等各類主體協商議事的載體和途徑,完善村民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和權益保障機制。

  結合“共建共享”新型示範社區和農村社區建設示範村建設,積極開展農村社區協商示範點創建活動,不斷細化協商內容、培育協商主體、豐富協商形式,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2019年、2020年每年創建30個農村社區協商示範點。到2020年,基本形成協商主體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程式科學、制度健全、成效顯著的社區協商新局面。

  規範建設農村社區服務站

  《行動方案》明確,整合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及現有設施,按照每百戶不低於3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農村社區服務站,市級財政每年補助建設15個社區服務站,力爭實現農村社區服務站全覆蓋。

  加強農村社區服務站規範化建設方面,將整合基層各類設施資源,堅持一室多用、一室多能,將黨群服務中心、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納入社區服務站建設,開展以村民為對象的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願服務和社會工作服務,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力爭到2020年鄉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60%,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提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信息化水準

  充分發揮農村鄰裡相親、守望相助的傳統文化,引導村民開展生産互助、養老互助、救助互助為主要形式的志願互助服務。不斷擴大農村社區志願者隊伍,力爭到2020年,農村社區註冊志願者人數佔本地人口13%以上,每個農村社區至少建立5支志願服務隊伍。

  提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信息化水準,推動“互聯網+農村社區”,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實現服務實體窗口與一體化行政審批系統平臺無縫對接,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完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實現鄉鎮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全覆蓋,打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最後一公里”。

  打造10個農村社區“三社聯動”試點

  根據農村社區發展特點和村民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將政府面向農村的事務性、服務型工作委託給有專業能力的社會組織承接,減輕村委會負擔。

  建立以農村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的聯動機制。到2020年,打造10個農村社區“三社聯動”試點。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區社會組織,鼓勵其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確保到2020年農村社區平均擁有社區社會組織不少於5個。加強農村社區老年協會規範管理,到2020年95%的農村社區成立老年協會,40%農村社區老年協會實現規範化運作。(記者林書修 通訊員吳婷婷)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