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財政廳廳長余軍:加力提效 護航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
人民網  2019-01-09 17:51:05

【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福建省財政廳廳長余軍:加力提效 護航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

  福建省財政廳廳長余軍在全省財政工作會議上講話

  人民網福州1月9日電 1月8日召開的全省財政工作會議上傳來好消息,2018年,福建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首次站上5千億,達5045.43億元,可比增長7.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首次突破3千億大關,達3007.36億元,增長7.1%,均實現年初的預算目標,收入品質穩中有升。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36.67億元,其中民生相關支出3722億元,可比增長10.3%,佔支出比重保持在七成以上。

  福建省財政廳廳長余軍在會上指出,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2019年宏觀政策要強化逆週期調節,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他説,“加力提效”是2019年積極財政政策的發力點,“加力”體現在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和增加支出規模,“提效”體現在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力”與“提效”的結合,體現了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

  余軍表示,要通過實行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重點減輕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適度增加赤字的同時,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並加快發行使用,保障重點領域合理融資需求,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效,特別是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支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七個方面,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全力護航福建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

  余軍在講話中全盤端出了今年福建支持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財政政策“大禮包”。

  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福建將持續加大財政獎補力度,建立創新激勵與企業財稅貢獻、産值、研發投入等績效指標掛鉤機制,大力培育“雙高企業”和“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設立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專項補償資金,引導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融資保費補助;籌建福建省科技成果轉化創投基金。

  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福建將開展新一輪技改專項行動,設立更大規模的技改基金,鼓勵企業大力發展智慧製造、服務型製造,支持企業“上雲上平臺”,加快實現“機器換工”。統籌現代服務業引導資金,加快投放省現代服務業産業發展基金,支持物流、旅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發揮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等專項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支持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做大做強。綜合運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獎勵等方式,帶動社會資本投資,促進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整合設立省級軍民融合産業引導專項資金,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實質性降低民營企業負擔;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支持。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福建要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和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等政策,引導金融資本加大支農、扶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構建多元化投入格局。多渠道籌集扶貧資金,精準實施扶貧項目,推動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海島等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落實和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加快打造茶葉等10個優勢特色現代農業産業,推進國家、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和産業興村強縣行動。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好農村路”、村級組織運轉保障、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田園綜合體建設、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等鄉村事業發展,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個字針”,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要求。

  余軍強調,各級財政部門要把“八字方針”落實到位,圍繞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産業鏈水準、暢通經濟循環,精準聚焦、有效施策,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的結構性調控優勢,促進供給結構改善,推動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推進新時代新福建建設,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文文)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