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市政協委員:讓幼兒從“有園上”到“上好園”
泉州晚報  2019-01-10 19:33:21

  原標題:如何補齊學前教育短板,市政協委員建議——優質普惠發展 讓幼兒從“有園上”到“上好園”

【建言福建主推】【泉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泉州市政協委員:讓幼兒從“有園上”到“上好園” 

  我市多措並舉,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學前教育整體水準和普及程度逐年提高。(林勁峰 林小梅 攝)

  近年來,我市通過改建、擴建、新建公辦幼兒園,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學前教育整體水準和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但隨著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不斷增加,幼兒園的建設與發展還不能滿足新增入園幼兒的需求。如何補齊學前教育短板?今年市兩會上,民盟泉州市委會、民進泉州市委會分別提交了集體提案《關於促進我市學前教育擴容普惠發展的建議》《關於加強泉州市幼兒師資隊伍建設的建議》,為學前教育的發展獻計獻策。

  □本報記者 曾聰虹

  學前教育補短板 滿足群眾“上好園”

  努力辦好學前教育,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的工作重點。自201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連續9年將公辦幼兒園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已實施完成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目前正在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並舉”的學前教育發展格局,已基本滿足群眾“有園上”的剛性需求。

  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目前我市學前教育的短板依然突出,離民眾就近“上好園”的新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問題有公辦幼兒園數量不足,在園幼兒佔比偏低;“普惠”標準不高,相當部分農村普惠性幼兒園存在場地狹窄、活動環境和條件簡陋等問題;公辦幼兒園在編教職工缺編嚴重,僅晉江市2018年缺編就達1630人;非事業編制保教人員持證率不高。此外,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部分小學附設班混齡班普遍、班生數多、存在“小學化”傾向,在辦學規範、安全防範等方面都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引入第三方評價 實施管辦評分離

  如何推動我市學前教育的發展?民盟泉州市委會建議,規劃先行,從制度上保障我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和可持續發展。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學前教育設施佈局專項規劃和建設方案,按規劃片區合理佈局各類幼兒園,逐步實現“資源充足、佈局合理、結構優化、公益普惠、優質發展、城鄉一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學前教育工作涉及地方和部門眾多,亟需各方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民盟泉州市委會建議,要明確將學前教育發展任務作為重點民生實事考核內容納入績效考核;通過新建配建、改建擴建、回收回購、加強登記等措施儘量增加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新建改建的公辦園一律按照省示範性幼兒園標準建設,建設方案需徵求教育主管部門意見。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全面整合各類型幼兒園評價標準和方式,構建全覆蓋的幼兒園品質評價體系,逐步建立幼兒園辦園第三方評價機制和管、辦、評分離的學前教育治理結構,引入第三方學前教育權威評估機構,以獨立的專業評估支持和促進我市幼兒園的優質普惠發展。

  頂崗教師逐步同工同酬 多措並舉解決師資不足

  “幼兒園教師不足,是制約泉州市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民進泉州市委會經過調研和分析,提出了《加快泉州市幼兒師資隊伍建設的建議》,一是建立健全適應幼兒教師管理的編制體系,根據學校的班級及學生數量設置配套編制,針對新建城區幼兒園編制現狀和師資需求矛盾尤為突出的情況,建議市委編辦每年從盤活的空余編制總量中劃切一定比例用於教育系統招聘新教師,以緩解師資不足壓力。二是實行總量控制。對於新成立的公辦幼兒園,應核定新辦園的編制數,每年納入全省統一招考教師計劃。而對原有公辦幼兒園的編制實行總量控制,避免新舊幼兒園編制嚴重失衡。三是對幼兒教師的編制管理要注意滾動發展,及時調整編制。由於每年學生數量變化較大,學校編制核定的兩年一核可調整為一年一核為宜。

  民進泉州市委會還建議,政府部門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通過生均財政撥款、專項補助等方式,解決好各類公辦園頂崗教師工資待遇問題,逐步實現同工同酬。引導和監督民辦園依法保障教職工待遇,足額足項為教師繳納“五險一金”,並將落實情況列入民辦園年檢內容。加大幼師人才培養力度,鼓勵非師範類學校積極參與開設學前教育專業。鼓勵非師範類大學畢業生加入幼教隊伍。在幼教相關專業,如文學、心理學、音樂、體育等專業類別中選取有意願的大學生,由政府出資組織培訓,培訓生源考試合格後參加幼師統一招聘考試,從而擴大幼教隊伍的覆蓋面。優先聘用骨幹幼兒教師,可從每年的招聘錄用計劃中拿出一定的名額,面向全省招聘骨幹教師,提升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