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 楊洋)每逢週末,柘榮縣雙城鎮東獅山現代農業示範園便熱鬧起來。嚮往田園風光的市民攜家帶口自駕前來,採摘草莓,體驗鳥巢植物科普餐廳。據了解,該示範區利用智慧溫控大棚和當地優質的自然環境,通過引進現代農業品種和技術,種植無籽石榴和其他新型農業産品,預計項目一期投入3000多萬元,致力打造一個集旅遊、觀光種植、休閒為一體的美麗田園花果山基地。這僅僅是我市八大特色農業産業加快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有關農業農村工作部署,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為目標,重點圍繞八大特色農業産業發展目標,即茶業、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藥材、畜牧、漁業、林竹與花卉苗木等産業,推進鄉村産業振興。
雨後初霽,蕉城三都秋竹海域海面潔凈、波光粼粼,一派清新。得益於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的強力推進,這裡近2萬框傳統養殖網箱、1萬多畝龍須菜密布海面全部被清退。為了改變“泡沫+木板”的傳統漁排養殖模式,我市還將計劃新建、改建386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升級改造7.7萬口傳統網箱為環保塑膠漁排,藻類養殖設施升級改造9.5萬畝,升級改造面積達全部海上需改造面積的20%。近兩年間,從混亂無序的海上養殖,到現代漁業養殖及休閒漁業旅遊綜合體,我市漁業轉型升級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我市還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貫穿福建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全過程。在茶業産業方面,完成國家級出口茶葉示範區中期抽查,加強對農資源頭管控、預警系統建立、可追溯體系完善、公共監測平臺建設,進一步提高茶業品質安全水準。在食用菌産業方面,大力推進規模化、工廠化、標準化生産基地建設,培育建設現代食用菌産業體系,加快扶持建立一批食用菌民營研究所,進一步提高食用菌産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建立食用菌標準化示範區基地15家,示範帶動全市食用菌標準化生産6500億袋。在水果産業方面,整合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有機肥、福建農民創業園等項目資源,集中打造現代水果産業園。在蔬菜産業方面,抓規模化生産、抓標準化生産、抓無害化生産,抓設施化生産,種植品種由原來單一的番茄,擴展為辣椒、茄子、四季豆、葉菜類等,種植效益逐步提升。在中藥材産業方面,重點推進柘榮萬畝太子參和福鼎萬畝梔子標準化基地建設,全市初步形成了乙太子參、梔子為主體,特色突出、品種多元的藥材生産經營格局。在林竹與花卉苗木産業方面,通過採取流轉林地、租賃承包林地經營、股份合作造林等多種方式,全力推進森林資源“雙增”目標任務落實;全市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産業,花卉種植面積8.6萬畝,産值9.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