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6月底前完成 分為三江口和鶴林兩片區
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停車場邊的下凹式綠地。(資料圖片)
作為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福州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分為三江口和鶴林兩個片區,項目總計267個。記者昨日獲悉,目前已有115個項目完工,剩餘項目將於今年6月底前建成。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鶴林片區的瑞城花園,這個小區共有7棟主體建築,居民約300戶。自2001年以來,小區陸續出現路面沉降、積水、停車無序等老舊小區“通病”。
經改造,它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新的小區。“去年3月底,瑞城花園啟動海綿改造,以解決雨污水混流、環境品質下降等實際問題為導向,結合小區地形和現場實際,選取易於維護的‘海綿’措施。”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中,解決積水問題是小區改造的頭等大事,針對原先破損且透水性不佳的水泥路面,拆除後使用了透水混凝土,為雨水提供下滲的出口。
為了提高“吸水性”,小區利用現有的回填土建起多片雨水花園,同時,還在道路兩側鋪設植草溝和滲透管,把雨水引入雨水花園,在植物、鵝卵石、土壤等的滲透作用下,完成初步凈化。當降雨量超過負荷時,雨水會通過溢流井流至小區的雨水管中排放,減輕市政管網的壓力。
“此次兩個試點片區開展海綿改造,是與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目前福州市正在推進的海綿改造項目中,瑞城花園、晉安電信局、新倉山洋樓、東山新苑一區等基本完工。”上述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海綿改造屬於海綿城市建設中源頭減排,治理面源污染的重要環節,此次集中改造優先選取群眾對環境整治綜合提升需求迫切的舊小區及部分公共建築。同時,還將部分竣工驗收投入使用10年以上,且未列入所在區政府近期舊屋區改造計劃的小區列為改造對象。
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實際效果來看,經過海綿改造的項目都能在短時間內起到“滯、蓄、凈”的作用,有效緩解小區、道路等區域性積水問題,初步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
根據安排,2020年,福州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各縣(市、區)城關及新區建成區的10%面積要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文 陳建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