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訊 (記者殷斯麒 文/圖)今年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泉州市年內要持續推進37條城鄉重要通道的景觀風貌提升工作。近日,泉州城鄉重要通道景觀整治工程之一的江濱南路延陵社區路段率先施工,一堵具有閩南特色的墻面聚焦了市民的目光。
具有閩南特色的文化景觀墻正加緊施工
紅磚房、燕尾脊、海蠣殼厝、番仔樓……在現場,記者看到,以“泉州紅”為主色調的裝飾墻面,與茂密的行道樹相得益彰,隨手一拍就是一張明信片。據鯉城區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江濱南路延陵社區段的景觀提升帶,從江濱南路與黃龍大橋交界處開始,往東南方向延伸,全長740米,沿線圍墻將全部“穿上”富有濃郁泉州建築風格的“外衣”。
“為了讓墻上的閩南古厝看上去更真實、更立體,我們大量運用立體彩繪的手法,還把部分圍墻頂部做成燕尾脊形狀。”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文化景觀墻採用寫實和寫意相結合的設計手法,或由專業畫師直接在墻體上描繪,或由人工塗抹、鑲嵌倣紅磚塗料、米黃塗料和海蠣殼,將各段墻面融為一體,全面展現閩南古村落的文化氣息和古民居的建築特色。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採用了彩繪與裝飾墻各半的模式,每32米為一個區間,兩種裝飾風格交替出現,無縫對接。
據了解,江濱南路延陵社區段的景觀提升工程于2018年12月啟動建設,預計將於今年1月底前完工。根據計劃,全市共有37條城鄉重要通道,將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景觀提升,呈現出整潔美觀、富有泉州地域特色的城市交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