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徐景明、通訊員肖晴牧、黃永燊)今日,2019年春運正式啟動,至3月1日結束,共計40天。市交通運輸局、市綜合交通運行信息指揮中心昨日發佈春運交通運輸預測報告:廈門地區鐵路、道路、航空、水路預計發送旅客646.8萬人次,其中鐵路、航空發送量約佔75%,需求持續增長。
客運量將較去年同比增長2.8%
報告顯示,今年春運,我市旅客客運量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較去年同比增長2.8%。根據預測,今年春運將出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1月29日至2月3日(臘月二十四至二十九),單日到發旅客總量預計達到30萬人次(發送20萬人次、到達10萬人次);第二個高峰將在2月8日至2月12日(正月初四至初八),單日到發旅客總量預計達到36萬人次(發送18萬人次、到達18萬人次)。
今年春運,客流主要流向哪兒?預測報告顯示,在省內,客流主要以泉州、龍岩和漳州為目的地;在省外,主要以廣東、江西、浙江、上海和湖北五省市為主。從廈門出發前往省內的客流量要大於出省客流量。
鐵路發送旅客將超總量的一半
今年春運40天,鐵路、道路、航空、水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誰發送旅客數量最多?預測報告顯示,預計鐵路發送旅客345萬人次,同比增加4.1%,超過發送總量(646.8萬人次)的半壁江山。增長的原因顯而易見:越來越完善的高鐵動車出行網絡,使運輸效率不斷提升,往年“一票難求”的現象大為緩解,旅客回家路也變得越來越輕鬆、舒適。
其他運輸方式中,航空發送旅客162萬人次,同比增長5.2%;水路發送旅客115萬人次,同比增長0.7%;道路發送旅客24.8萬人次,同比下降11.9%。值得關注的是,在高鐵動車的衝擊下,道路春運旅客發送量已連續9年下滑,所佔的春運市場份額也僅剩下不到4%。
數字
春運期間,廈門預計鐵路發送旅客345萬人次,同比增加4.1%
航空發送旅客162萬人次,同比增長5.2%;水路發送旅客115萬人次,同比增長0.7%;道路發送旅客24.8萬人次,同比下降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