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歡廈門海鮮 上千隻金門來的普通鸕鶿選擇留在園博苑過夜
海西晨報  2019-01-25 18:37:36

【圖説福建第一張】【廈門】【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喜歡廈門海鮮 上千隻金門來的普通鸕鶿選擇留在園博苑過夜

  環島路海邊再現鸕鶿集體捕食奇觀。 通訊員 淩飛鶴 攝

【圖説福建第一張】【廈門】【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喜歡廈門海鮮 上千隻金門來的普通鸕鶿選擇留在園博苑過夜

  鸕鶿圖片。通訊員 淩飛鶴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環島路旁,一群黑鳥成群結隊地從海面掠過,不時變換隊形,令圍觀市民驚嘆不已。昨日,一段震撼的飛鳥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實際上,這些鳥兒是市民的老朋友普通鸕鶿,每年秋冬季,在廈門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近來,廈門觀鳥協會成員淩飛鶴就在五緣灣大橋附近,拍下了普通鸕鶿過境的畫面。照片中,普通鸕鶿通體黑色,頭頸具紫綠色光澤,兩肩和翅具青銅色光彩,嘴角和喉囊黃綠色,眼後下方白色。它們性子活躍,喜歡吃新鮮的魚類。潛水時,它們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潛入水下,不一會兒便能叼得活蹦亂跳的魚。

  這些普通鸕鶿來自哪?廈門觀鳥協會資深觀鳥人林鸮表示,普通鸕鶿是廈門的冬候鳥,每年的秋冬季節,它們會從北方飛來南方越冬,一直待到次年4月才離開。在金門島上的慈湖,每年約有8000隻普通鸕鶿越冬。白天它們會飛到廈金海域覓食,夜間再回到慈湖周邊的樹林歇息。

  多年來,普通鸕鶿飛來廈門的行程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律。早上6時左右,它們就從金門島出發,往集美方向飛行,並在杏林灣附近的水庫、魚塘覓食,下午三四點時再原路返回。還有一些“散客”,來到廈門後就留在筼筜湖覓食,等到下午再回金門。

  有趣的是,廈門觀鳥協會發現,近來有上千隻普通鸕鶿沒有回到金門,而是選擇留在廈門園博苑過夜。為何它們願意留在廈門過夜呢?在林鸮看來,那是因為近年來園博苑周邊的生態環境不斷提升,優越的環境吸引了它們“背井離鄉”。據了解,此前園博苑對生態濕地進行了修復,種植了喬灌木及水生植物,增設了一批可供鳥類休息的木樁等。環境好了,人為干擾也少了,普通鸕鶿便也樂意在廈門安家了。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