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安村民為兒操辦傳統漢式婚禮 捐善款鄰裡點讚
泉州網  2019-01-24 13:51:29

  泉州網1月24日訊(記者 許奕梅 王盼琛 實習生 潘旖舒 文/圖)“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昨日,在南安官橋鎮嶺兜村,一場特殊的婚禮引來眾多村民圍觀。51歲的村民張金鋤給兒子兒媳操辦了一場原汁原味的漢式婚禮,富有特色的漢式服裝和已鮮為人知的古代婚俗禮儀,引得來客津津樂道。而為倡導移風易俗,張家更是婚事簡辦,把省下的開支用於捐資助學。

【泉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南安村民為兒操辦傳統漢式婚禮 捐善款鄰裡點讚

  倡新風婚事簡辦

  為兒辦漢式婚禮 引來全村人圍觀

  昨日上午9時許,新人還未到,張金鋤家裏就圍聚了許多村民鄰裡。聽説老張要給兒子操辦一場漢式婚禮,大家都想來一睹為快。

  10時,一對新人到。新娘頭戴“遮羞布”,有人用竹笠為其遮頭,將其迎出婚車,隨後新娘跨過火盆進了家門。

  老張説,給新娘頭頂竹笠寓意頭頂青天,入門後家庭和睦,一對新人擁有竹子般虛心氣節,生活事業節節高;跨火盆一為驅邪,二為寓意今後夫妻生活紅紅火火。

  新人進門後,請來一位與新郎生肖相合的親戚,分別為夫妻梳頭,寓意夫妻從此結發,白頭到老。

  隨後,“漢式夫妻”正式出場。身著鳳冠霞帔的端莊新娘,穿著明式狀元服的帥氣新郎,上演著屬於他們的“獨家記憶”。而伴郎則身著龍騰吉祥的漢服,伴娘身穿精緻典雅的仕女服,和新郎新娘相呼應,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新婚夫妻給長輩一一敬茶後,按照古禮舉行拜堂儀式,兩位司儀分別用普通話和閩南語主持儀式,整個婚禮現場古韻十足。

  老張經營中醫館,平時還會擔當婚慶、祭祖等儀式司儀,通曉漢式禮儀習俗。他説閩南習俗和漢文化一脈相承,婚禮中將閩南傳統婚俗一一展現,希望後輩們能不忘傳統。

  “這場婚禮獨一無二,將會是我們一生最難忘的記憶。”新郎張玉焌説,為這場婚禮,父親籌劃很久,雖然完成整個儀式比較繁瑣,但是很特別。

【泉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南安村民為兒操辦傳統漢式婚禮 捐善款鄰裡點讚

  婚禮現場,新郎的父親拿出婚事簡辦節儉下來的錢,捐給當地助學協會。

  拒絕大操大辦 現場捐資助學

  75歲的林天降老伯昨日特意從南安柳城趕來,和其他幾名南音愛好者一起,義務來給婚禮現場表演助興。整個拜堂儀式,以嫋嫋南音伴奏,古樸而莊重。林老伯説,這樣的漢式婚禮他也是第一次見到,覺得不鋪張又有意義。

  婚禮現場,老張還帶頭給南安市梅嶺助學助困協會捐贈善款,引來不少村民響應。

  老張熱心公益十多年,身為梅嶺張氏理事會秘書長和南安市梅嶺學校校董理事會常務理事,他一直帶頭宣傳移風易俗。他説此前村民辦婚禮,一場下來要花費上百萬元。這次兒子新婚,他減掉了請人表演的費用,把酒桌也減掉了三四十桌,省下20多萬元。“想借此起一個帶頭表率的作用。”他説。

  昨日,南安市梅嶺助學助困協會張遠江會長現場接受老張的捐贈。張會長表示,類似這樣“大事簡辦”形式,在當地已逐步被接受,協會成立兩年來,獲贈因移風易俗節省下的善款不少。協會收到善款,每年都會用來獎教助學。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