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龍岩漳平:綜合施策顯成效 一江碧水美家園
閩西新聞網  2019-01-28 11:29:27

  □ 記者 藍明豐 通訊員 陳俊毅

  水光山色,碧波粼粼。26日,記者走在位於漳平市區的九龍江畔,只見寬闊的九龍江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泛起波光,不少市民在新建成的棧道上休閒散步。

  九龍江是漳平的母親河。作為“全省首批綜合治水試驗縣”,漳平以水利工程建設為重點,開展全區域全方位綜合治理,著力打造山水園林宜居宜遊城市。經過治理,目前,漳平境內七大支流水質均提前達到Ⅱ類水目標。

  多舉措全面推進治水

  治水欲成,制度先行。2016年,漳平編制《漳平市“一江兩岸”生態綜合治理規劃》,整合防洪排澇、水環境水生態修復、水景觀與水文化建設、城市建設與更新、水旅遊與水經濟、智慧水務工程等六類工程。

  在此基礎上,漳平編制了三年綜合治水規劃,實施項目28個,總投資達23億元,2018年實施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安全生態水系工程、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九龍江幹流水景觀工程、東門溪整治工程、南洋濕地公園等28個項目,完成投資6.58億元,初步實現水清河暢與岸綠景美,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生態家園。

  據漳平市水利局局長葉盛壽介紹,兩年來,該市採用PPP模式建設湖庫水系連通綜合治理、流域治理、引調水等工程,融資建設資金3億多元。整合住建、環保、交通、林業、水利等部門資金,共同發力打造水環境、水生態工程,總投入達4億元。

  聚合力共建美好家園

  凝聚合力,治水工作才能又好又快推進。漳平市成立綜合治水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市河長制工作機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兼第一總河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兼任總河長,7位副市長分別擔任境內七大支流河長,鄉鎮(街道)領導、村主幹任區域內各支流河(段)長。同時,市、鄉鎮兩級建立河道“警長制”,實現“河長”與“河道警長”全覆蓋。充實各級“河長辦”工作力量,建立健全河長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有力推動河長制工作落實到崗到人,實現河道專管員各行政村全覆蓋。

  此外,該市積極推行部門聯動執法,實行最嚴格的水環境監管制度。由河長和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公安、水利、國土、林業等執法部門聯動執法,通過攻堅“治砂、治漁、治豬、治污、治水”五大戰役,集中打擊非法採砂行為,深入開展漁業違法整治,重拳出擊整治生豬養殖污染,多措並舉推進流域治理工作。

  為全面發動群眾共同保護共有的一河清水,漳平市還通過組織社會各界力量開展“巾幗護河,共建生態家園”“幸福降磷”等河長制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加大河長制工作宣傳力度,推動河長制知識進課堂、入社會。

  水變清了,空氣好了,曾經污水橫流、垃圾滿河的景象也不再出現……漳平綜合治水取得實效,沿岸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對這項工作也有了更多認可。經第三方調查機構對該市城市內河東門溪流域2公里範圍內的群眾進行隨機訪問,調查顯示東門溪整治公眾滿意度達94.84%。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