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松下鎮製作1000套移風易俗春聯宣傳品送給百姓。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文/攝
近日,長樂江田鎮三溪村一企業家70歲大壽,子女置辦酒宴為其祝壽,在鎮村幹部的引導下,這名企業家不僅簡辦壽宴,而且將省下的10萬元用於村中慈善事業,此舉受到不少村民稱讚。企業家簡辦壽宴捐助公益事業,折射出長樂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成效。
2018年作為移風易俗鞏固深化年,長樂區持續聚焦婚喪喜慶活動中講排場、比闊氣的陋習,把開展移風易俗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以毫不鬆懈的態度,全力打響移風易俗持久戰,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全區全年共操辦紅白喜事10928場次,節約資金約16.39億元,群眾婚喪喜慶活動能夠按照規定執行,沒有出現違規情形,社會風氣向上向好發展。
組合拳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現在,村裏的風氣好了,簡辦新辦婚喪喜慶蔚然成風,大家不用為了面子,講排場、比闊氣,卸下了沉重負擔。有村民將簡辦婚喪喜慶省下的費用用於慈善公益,為新風樹立典範,這種行為值得點讚。”近日,在三溪村,提及企業家的善舉,不少村民感慨這是移風易俗給村裏帶來的新氣象。
鄉村沐浴文明新風,村民由比“加法”,講排場,鋪張浪費,到做“減法”,簡辦宴席,捐資做慈善,是長樂區推進移風易俗向縱深發展的成果。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初,長樂區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細化完善各級領導掛鉤督導、黨員幹部參加婚喪喜慶活動備案和公示制度、推行信用懲戒、倡導行業自律、強化“多元”監督等十項舉措,並創新提煉“1234”工作法,深入推進整治工作;突出精細化管理,鎮村兩級按照“一事一檔”要求建立移風易俗工作臺賬,嚴格落實婚喪喜慶活動“日報告”制度;實行婚喪喜慶信息資源共享,定期將婚登殯葬信息提供給鎮村,進一步提高窗口期工作的有效性。
鞏固移風易俗成果,長效機制是關鍵。長樂區紀委、區委宣傳部分別成立10個區級督查組和6個督導組,對全區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情況開展了52輪督查督導,進一步推動職能部門履行主體責任,承擔監管職責;鎮村實行巡查工作機制,加強酒席現場的日常巡查力度,織密織牢監督網絡。
在移風易俗過程中,長樂區還不斷深化各級各部門思想認識,去年先後8次召開全區性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部署會、協調會等專題會議研究移風易俗工作,針對重要時間節點,印發7份通知文件,對移風易俗重點項目進行責任分解,明確時限要求,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
加大宣傳鞏固 移風易俗成果
“崇德向善,知禮長樂。”為鞏固深化移風易俗活動,營造文明節儉、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在春節來臨之際,長樂區向市民發出了一份倡議書,要求市民“節儉過節、文明過節、和諧過節、平安過節”。而類似宣傳移風易俗的字眼,也出現在大街小巷的紅燈籠上,既營造了節日氛圍,也起到了宣傳移風易俗的效果。
加大宣傳是長樂區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臨近春節,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婚嫁活動高峰期,同時在外地經商的長樂企業家紛紛返鄉,這是開展和鞏固移風易俗工作的關鍵節點。對此,長樂區委區政府堅持抓好“企業家”這一關鍵人群,帶動移風易俗鞏固提升。近日,長樂區委邀請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冶金行業協會等8個行業協會負責人,召開移風易俗工作座談會。
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樂區通過成立區級“清風”移風易俗文明勸導隊,各行各業組建移風易俗志願服務隊,採用結對共建、“六進”宣傳活動等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600多場。依託“我們的節日”、百姓舞臺夢想秀、文化走親擂臺秀、農民豐收節等平臺,在城鄉開展移風易俗文藝巡演19場次,使移風易俗宣傳真正入腦、入耳、入心。“這樣的宣傳活動將在春節期間繼續上演。”
此外,長樂各鄉鎮還在春節前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例如,長樂區松下鎮組織轄區內各村“三員”召開移風易俗宣傳走訪活動部署會,對移風易俗工作相關要求進行再培訓、再強調,並正式啟動“移風易俗福進千家”活動,將移風易俗宣傳與傳統春聯相結合,製作1000套移風易俗春聯宣傳品,印發《致全鎮人民的公開信》《移風易俗村規民約應知應會》等宣傳材料,組織各村工作人員入戶分發,積極進行移風易俗宣傳,營造了文明節儉、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文嶺鎮通過製作《移風易俗迎新年,文明過節新風尚——致全鎮人民的公開信》,發動鎮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對移風易俗工作進行再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