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村裏設計建造了五座木構垂釣平臺,將在今年五六月份對外開放。
福州新聞網2月19日訊(記者 邱陵 實習生 謝星宇)地處連江縣東湖鎮北部山區的天竹村,在一百多年前,又名“仙宿”,因“景色如畫,引仙人駐足”而得名。不曾想,這個只有300多人的純農業村,一度被隨處可見的豬場、雞圈“圍困”,成了“臟亂差”的代名詞。近年來,持續推進的美麗鄉村建設,已經讓天竹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從貧困村到生態村的華麗轉身。
村莊變景區,甩掉“貧困村”帽子
天竹村是連江縣19個畬族行政村之一、50個貧困村之一,全村68戶,303人,其中畬族人口占據多數。
19日,記者從市區出發,沿著繞城高速、貴新隧道、X195縣道來到天竹村,用時不過1小時。進村門樓,就可以隱約看見掩在綠色叢林中的村莊,路兩旁的山坡上種滿了黃澄澄的“東湖早”枇杷,錯落有致的村居都蓋成統一的黛瓦白墻風格。
來到廣場邊上,可見到展現畬族人民基本生活的彩繪文化長廊,有收藏著各種“老物件”的畬族村史館,有供人們閒暇時休息放鬆的閒話亭、健身公園,景觀湖邊修建了木棧道,綠樹環繞,一派生機盎然。了解天竹的人都説,天竹最美的時候,就是在春天的雨後,“滿目的青翠欲滴,滿懷的清新怡人”。
眼下,去天竹村欣賞油菜花,儼然成為該村乃至福州市鄉村旅遊的一張燙金名片。每年春天,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三月三烏飯節”活動,熱情的天竹人邀請鄰近的畬家族人一起共度佳節。精彩的畬族舞蹈跳起來,嘹亮的畬歌唱起來,一碗碗美味飄香的烏米飯,一道道散發著畬鄉風情的民俗文化大餐,醉倒了八方客人。
村支書雷文平告訴記者,幾年前,天竹村還算偏僻的“窮山溝”,村裏到處是豬場、雞圈、土房子,改變源於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村“兩委”也提出了“現代農業+畬族文化+觀光旅遊”的發展規劃,得到村民的響應。
在農業方面,村裏引進福建養生寶典農業公司,進行有機蔬菜、油菜花、枇杷等農産品的種植和生産,全村共種植“東湖早”枇杷280畝,發展蔬菜120畝,水蜜桃100畝,種植綠化苗木等進行農業綜合開發近300畝。
緊盯鄉村旅遊,天竹村認準了一條道。2018年初,村民自籌資金入股,成立了天竹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培育畬家舞蹈隊,對外承接團隊旅遊業務,組織開展畬家特色旅遊活動。經不完全統計,2018年,該村遊客量達到2萬多人次。今年春節期間,日均遊客量在300人次以上,同往年相比,將近翻倍。
在擁有六名成員的舞蹈隊中,年齡最小的紀田菲是來自安徽淮北的姑娘,去年嫁到村裏,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學會富有畬鄉風情的舞蹈,包括《茶山情歌》《畬山春》等。“天竹村生態環境好,鄉村旅遊也慢慢起來了,這兩年回鄉的年輕人很多,我愛人開始學廚,今後打算開一家農家樂。”紀田菲説。
值得一提的是,全村所有土地由村委採取全部租賃、統一管理的方式進行流轉,分兩部分主題來打造:一是打造花園仙宿、五彩天竹;二是打造畬家農耕體驗園,讓遊客以拍賣的方式租賃土地,開展農耕體驗。
20多年前,全村社會總産值僅15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僅620元。如今,搭上旅遊“快車”後,2018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1.68萬元,村集體收入11萬元,更躋身國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省級生態村、福州市鄉村旅遊精品示範建設村、連江縣十大最美村居,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村支書雷文平介紹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福州美麗鄉村建設按下“快進鍵”,一張藍圖繪到底
19日,記者從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在去年打造300個、提升優化100個村莊的基礎上,今年將繼續推進300個村莊的美麗“變身”和100個村莊的全面升級。目前,這400個村莊已正式出爐。可以説,依據《福州市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方案》,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按下“快進鍵”。
據悉,今年重點建設和提升的村莊分佈在晉安區(12個)、馬尾區(12個)、長樂區(47個)、福清市(95個)、閩侯縣(34個)、連江縣(45個)、閩清縣(62個)、羅源縣(35個)和永泰縣(58個)。
市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環境,不少村莊按點—線—片模式,示範帶動,共同打造。通過串點成線,打造美麗鄉村景觀帶;成片打造則以農業産業園、特色小鎮、觀光旅遊鎮村等産業中心為基點,將周邊片區範圍內的村莊全部打造為美麗鄉村。
在規劃管理上,福州市將編制村莊規劃,充分銜接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等,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
具體到建設內容,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重點做好強化農村規劃管理、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開展廁所革命(含全面清理旱廁)、規範農房建設、庭院綠化美化和制定長效機制等工作。“環境優美、設施齊全、鄉風文明、群眾滿意,是美麗鄉村建設堅持的目標定位。”
美麗庭院建設,是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大亮點。對此,各村將引導村民做好“三清楚”(掃清楚、拆清楚、擺清楚)工作,自主裝飾農家庭院,鼓勵房前屋後“微田園”建設,形成“微菜園”“小菜園”“小果園”等具有農家氛圍的高實用性場景,做好農家庭院的規整綠化,提升美化。
裸房外立面整治後,家家戶戶都是統一的黛瓦白墻畬族風格。
按計劃,今年第一季度,第一輪村莊環境衛生“三清楚”工作就將組織開展;第二季度,工程類項目基本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村莊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治理,累計完成年度投資50%以上;第三季度,所有工程類項目基本完成,全面完成村莊環境衛生“三清楚”工作與違建、臨搭拆除;第四季度,年度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全面完成。
在“廁所革命”方面,今年福州市將拆除或改造村域內所有旱廁,推進鄉村水衝式公廁建設,且尾水經過無害化處理,實現每個行政村在公共活動場所至少配建1個以上水衝式公廁。
在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上,推行生活垃圾乾濕分離、分類處置,進行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採取不同治理方式,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戶覆蓋率90%以上,逐步消除村域黑臭水體。
2018年,村兩委將道路兩旁的路燈設計成畬族頭飾造型,美觀大方。
村民雷香財家中的微菜園,由福建省村鎮建設發展中心駐村規劃師邱淩霄指導設計,村民投工投勞,整治後面貌煥然一新。
木棧道、小水庫、濱水文化長廊、常綠苗木,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面。
下沉式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污水達標處理。
天竹村導覽圖。
畬村舞蹈隊的表演別具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