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福州日報  2019-02-25 13:58:18

  原標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牛崗山公園。(資料圖片)

  福州日報記者 覃作權/文 記者 葉義斌 見習記者 鄒家驊/攝

  ●335個老舊小區通過整治“亮起來、通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今年將對剩下80個進行整治提升。

  ●經過保護修復,上下杭、朱紫坊、煙臺山等3個歷史文化風貌區逐步開放。今年春節期間,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也陸續開放。

  ●福州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擁堵排名逐漸下降,在中國互聯網協會首次公佈的新型智慧城市白皮書中,福州大數據交通治理居全國第二位。

  ●在城市建設中,福州注重以自然為美,通過做好水的文章、綠化文章、公共休閒空間文章等“三篇大文章”,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城,所以盛民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近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開展連片舊屋區改造、老舊小區整治、立面景觀精準整治、城市精細化管理、打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地鐵建設、緩解交通擁堵、全民動員綠化福州、打造公共休閒空間、水系綜合治理,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城市生態,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舒適、越來越美好。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晉安公園吸引市民攜家帶口來遊玩。

  精準“美容” 讓城市顏值更高

  漫步在鼓樓區軍門社區,只見一幢幢樓宇外觀現代規整,清新美觀的綠化帶映襯著乾淨平整的柏油路面,還有智慧治安監控、美觀的防盜網、便民的信報箱和公告欄……走出小區,就是繁華時尚的東街口商圈。

  小區和周邊環境越來越美,生活越來越便利,居民幸福感越來越強。這一切,得益於我市開展的精準立面景觀整治和老舊小區整治。整治前,軍門社區有點破舊淩亂,而東街口也略帶“土氣”。“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老舊小區和立面景觀整治讓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説。

  一座城市顏值高不高,外在形象很關鍵。近年來,我市將老舊住宅小區整治、連片舊屋區改造、立面景觀精準整治納入民生工程加以實施,不斷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刷新城市顏值,提升城市品質品位。

  老舊住宅小區是城市建設的短板和社會管理的薄弱環節,居民對新家園滿懷期盼。我市計劃2017年至2019年對415個老舊小區實施整治,目前已有335個通過整治“亮了起來、通了起來、綠了起來、美了起來”,今年將對剩下80個進行整治提升。

  連片舊屋區改造,“改”的是百姓居住水準,“變”的是城市功能品質。2017年~2018年,我市改造連片舊屋區96個,涉及7.09萬戶,今年計劃啟動改造52個連片舊屋區,涉及5.18萬戶。一片片破舊不堪的舊屋倒下,一個個配套齊全的小區“破繭而出”,城市骨架在舒展、顏值在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也在攀高……

  沿街建築是城市的門面。2018年,我市梳理出東街口、蒼霞新城周邊、煙臺山南側片區、東二環商圈周邊等2320個精準整治項目,圍繞立面、圍墻、綠化、路面等進行整治提升,目前所有項目已完工,進一步更新了城市面貌。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東街口商圈改造提升後華麗轉身。

  舒筋活絡 讓城市“血脈”更暢

  不久前,福州重點緩堵項目——工業北路延伸線宣告動工,兩三年後城市核心區通往三環將增加一條快速通道。

  縱橫交錯的道路,宛如城市的“血脈”,“血脈”暢則城市暢。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最大決心、以最大努力,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策劃啟動二環五四路口改造、尤溪洲大橋北橋頭改造、浦上大道改造、湖東路下穿隧道改造等項目644個,現已完成466個,今年將啟動第三批治堵項目195個。

  在軟體建設上,我市通過實施“大數據+”“自動化+”“互聯網+”,建成了可自動採集存儲市區道路交通數據、自動分析研判、自動發佈預警的交通大數據平臺,實現交通管理精細化、智慧化。

  多措並舉下,福州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擁堵排名逐漸下降,去年前三季度高峰平均車速同比前年提升6.1%,擁堵延時指數同比前年下降2.3%。在中國互聯網協會首次公佈的新型智慧城市白皮書中,福州大數據交通治理居全國第二位。

  地鐵,是現代城市交通的重要一環。隨著2017年初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營,福州正式進入地鐵時代。目前,地鐵1號線二期、2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濱海快線等6條地鐵建設全面鋪開。今年5月1日前,2號線將迎來試運營,開啟福州“雙地鐵”模式。

  今年起,我市每年將有一條地鐵建成投用,到2022年將基本形成地鐵主線網。地鐵鋪設到哪,城市活力就流通到哪。越來越暢通的城市“血脈”,為福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注入無限活力。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我市城區首條過河穿山的隧道——湖東路下穿隧道建成通車。

  涵養文化 讓城市氣質更好

  22日,春光明媚,三捷河畔商鋪林立,三通橋下巷遊人如織,咖啡館前藝人在獻唱,石拱橋邊小學生在表演十番音樂……經過修復的上下杭重現昔日繁華。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城市“失憶”,就會千城一面。歷史文化風貌區和街區作為城市記憶的重要載體,既承載著城市的過去,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深厚的文化積澱與源源不斷的滋養。經過保護修復,上下杭、朱紫坊、煙臺山等3個歷史文化風貌區逐步開放。今年春節期間,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也陸續開放。與此同時,我市還啟動232條傳統老街巷的整治、保護,目前已完成113條。

  市名城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中,我市注重挖掘歷史人文內涵,通過保護其中蘊含的各項民俗活動、民間曲藝、民間工藝、風味飲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讓歷史街區“活”起來。

  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是福州城市氣質的又一個注腳。

  我市出臺的城市精細化管理舉措,涉及環衛、市容、市政設施、“兩違”、建築垃圾、亮化、綠化等方面。比如,關於公廁管理,我市推行“公廁長”制度,建立無臭味、無積水、無垃圾等“十無五有”標準;關於道路保潔,我市提出“兩沖洗兩降塵”行業標準……一系列精細化的規範和標準,為城市管理繡出了更為細密的“針腳”。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新洪山橋右幅橋建成通車。

  顯山露水 讓城市生態更優

  春日的榕城,處處綠意盎然,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城東的晉安生態公園,山櫻花怒放,景色怡人。河邊寫生的青年,描繪著美好春光。

  城南的流花溪,綠樹、涼亭與河水相映成趣,猶如一幅詩意水墨畫。

  從“渣土堆”到風景線,從“垃圾河”到景觀河,晉安生態公園和流花溪近年來分別完成了華麗轉身。

  福州在城市建設中,注重以自然為美,通過做好“三篇大文章”,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水的文章。2016年下半年,我市打響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107條內河迎來史上最全面的“手術”。此次治水,我市明確提出要綜合治理,既治標又治本,目前已系統完成內河治理86條,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逐水而居,涵養悠然,不離繁華”的夢想照進了市民的現實生活。其餘21條內河的治理正在掃尾,另外49條支流的治理正在全面推進。與此同時,我市還實施高水高排、擴河快排等內澇治理工程,下定決心解決頑疾。

  綠化文章。我市啟動“全民動員、綠化福州”活動,大力開展種大樹、造綠蔭,共生成500多個項目,新種喬木55萬株,“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行路見蔭,一年四季繁花不斷”的生態福利越來越殷實。今年,我市還將開展“綠進萬家、綠滿榕城”綠化行動。

  公共休閒空間文章。作為重要惠民工程,我市將城市裏的一個個黃金地塊,打造成一個個市民公共休閒空間,建成了金牛山步道等12條生態休閒步道、晉安公園等15個大型生態公園,開挖、擴挖井店湖等7個景觀湖,建成濱河綠道406公里,建成串珠公園168個……市民有了更多親近自然、融入自然、感受綠意和花香的機會。今年,我市還將新建串珠公園50個、濱河綠道100公里以上。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軍門社區周邊景觀全面提升。

【焦點圖】【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建設美好家園 福州這樣做

  花海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健身好去處。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