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暖花先知木棉紅滿城
散落的花朵在地面鋪起了一層“紅地毯”,引來不少市民駐足欣賞。
小女孩被美麗的花朵吸引,忍不住撿起掉落在草地上的木棉花。
與其他花朵相比,木棉花的花苞很大。
一個個木棉花的花苞挂滿枝頭。
南普陀寺外的木棉花,開得燦爛。
薛嶺山公園火紅的木棉花盛開了。陳理傑 圖
最近幾日,天空總是霧濛濛的,時而陰雨不斷。在廈門的許多地方,木棉花早早地“躍”上枝頭,絢爛的火紅之色為城市增添不少暖意。
廈門的木棉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紅花木棉,另一種是開粉色花的美麗異木棉。一般來説,紅花木棉的花期是3月—4月。有人好奇,今年的木棉花為何綻放得如此早?園林專家表示,植物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更加敏感,今年廈門的冬天氣溫比往年高,乾燥、溫暖的環境很對木棉的“脾性”,催生了木棉花開。
為了捕捉下最靈動的“花火”,晨報記者早早地出發了。
南普陀寺萬壽塔旁,幾株木棉樹穿上了紅衣,與灰白色的塔身相映成趣;薛嶺山公園裏,三兩株木棉樹點點紅意,襯托著滿目綠意更加青翠;南湖公園的木棉花最多,成為市民“打卡”的網紅景點,淅瀝雨水下,孩子們撿起零落的花瓣,感受悄然而至的春意;同安的拱蓮古寺內,還有一株歷經滄桑的木棉樹,每年花開時節,火紅的木棉樹,成為“拱蓮三景”之一。
與其他花朵相比,木棉花的花苞很大,每朵花直徑有10釐米左右,捧在手中沉甸甸的;其次,木棉花瓣厚實,花瓣捏起來肉乎乎的。
待木棉花和果實落盡後,其中的木棉絮便洋洋灑灑地飄出來。過敏體質的人群可不要近距離接觸木棉樹,以防吸入木棉絮,造成呼吸道不適或是過敏反應。
雖説木棉不是廈門土生土長的植物,但在廈門“紮根”已久。萬石山上的太平岩寺前就有石刻:“太平古剎建何年,秋色淒涼冷暮煙,洞口木棉飄墜葉,雲頭石筧引流泉。”這首創作于乾隆年間的詩詞,也許是關於廈門木棉樹最早的記載了。如今寺廟前也有兩株木棉樹,開花時染紅了一片天空。(記者彭怡郡 圖片記者 陳理傑 唐光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