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建立惠民資金監管平臺創新監管模式 借力大數據 把惠民資金“曬在陽光下”
永泰縣盤谷鄉紀檢監察幹部在精準脫貧戶陳金蓮(左一)家門口,利用福州市惠民資金網核查惠農資金到戶情況。何啟鈞 攝
前不久,甘肅定西扶貧惠農資金監管網正式上線,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監督”的方式,保證扶貧惠農資金有效使用。這標誌著市紀委聯合市財政局依託“互聯網+”共同打造的惠民資金監督平臺——福州惠民資金網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在定西市開花結果。
福州惠民資金網2017年10月上線以來,福州市紀委依靠大數據加強對惠民資金的精準監督,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打通“數據壁壘”,在部門、鄉鎮、村等各級之間構築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堅固堤壩。
為惠民資金監管插上“科技翅膀”
“原來上面發什麼錢、何時發、發多少錢,我們都不知道,反正村幹部給多少就拿多少。現在不一樣了,只要打開這個網站,一筆一筆,清清楚楚。”近日,説起惠民資金網,永泰縣同安鎮嵐口村村民張津不停點讚。
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市紀委在基層調研中接到不少群眾反映,上級有關部門下發和撥付的扶貧資金、生態林補償金、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等惠民資金,涉及部門多、項目多、資金多,但村裏發放給村民時卻成了一筆“糊塗賬”,村民對資金類別、資金多少並不清楚,加上許多村的財政緊張、村幹部收入不高,惠民資金成了鄉鎮和村幹部眼饞的“唐僧肉”,雁過拔毛、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問題時有發生,村民反映強烈,影響了基層和諧穩定。
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利用大數據推動改革創新,提高惠民資金監管力度,實現精準監督?2016年,市紀委決定在永泰縣試點建設惠民資金網,讓大數據為惠民資金監管“添翼”,試點成功後向全市推廣。
解決資金髮放“最後一公里”問題
惠民資金網構建了橫向牽動部門監督、群眾監督和紀律監督三個層面,縱向穿透市、縣、鄉、村四級的精準監督體系。一方面,通過明確民政、人社、農業農村等13個市直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壓實12個縣(市)區和高新區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另一方面,將各類惠民資金“曬”在網上,實現結果全公開、永久可追溯,群眾隨時隨地可查詢,讓想監督的人能監督、會監督,形成一張鋪向全市的群眾監督“大網”。
針對群眾投訴舉報的資金髮放不到位、少發多發等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起快速受理、迅速核查、嚴肅處理的“綠色通道”,並利用數據比對系統查找異常數據,變被動受理為主動出擊,精準發現數據背後存在的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形成紀律監督的“鐵網”。
“這個網站不用註冊,輸入人名或村名就可以查詢,既可以查自己的錢,也可以查別人的錢。”閩侯縣上街鎮沙堤村村民趙善慶説。記者在惠民資金網上看到,2016年至2018年,趙善慶每年兩筆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金的發放時段、金額等內容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的背後,是紀檢監察機關的精準監督和有關部門的積極作為。
“原來各個部門只管發錢,從省、市發到縣,縣發到鎮、村,至於這筆錢有沒有全部發到位、有沒有發到老百姓手裏,部門跟進不多,也很難監管。現在不行了,必須確保應發的錢和發到位的錢數據一致,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將每一筆錢都發清楚,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這是惠民資金監督改革的成功之處。”惠民資金監督平臺建設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説。
在精準監管中提升政府公信力
福州市惠民資金網上線運行一年多來,解決了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得到了省、市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各種惠民資金“曬”到網上後,人人都成了監督者,惠民資金做到了應發盡發、發放到位。
“我們村的林某2016年6月就去世了,怎麼還在領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金?”一次,連江縣紀委接到琯頭鎮拱嶼村村民的反映。縣紀委經過調查發現,因林某在市區死亡並火化,其家人又長期居住在市區,故未到老家登出戶口。2017年7月,在紀檢監察機關的介入下,林某家屬到琯頭派出所辦理了死亡登出手續,有關部門停發了相關費用。2018年4月,林某家屬退回1920元上繳國庫。
惠民資金網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基層幹部的工作負擔。鼓樓區洪山鎮紀委書記甘小生感慨地説,過去許多群眾對政策不了解,對相關政策要解釋半天,現在群眾用手機登錄惠民資金網就能查詢,十分方便。
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信息公開方式轉變後,群眾的知情權進一步受到保護,政府公信度大大提升。紀委監督成本降低,監督的精準度和有效度大大提升,不敢腐的態勢基本形成。從發揮部門監督職責,到群眾通過網站信息進行有效舉報,再到紀檢監察機關精確運用大數據比對實施靠前監督,惠民資金網實現了監督全覆蓋。
截至目前,福州市惠民資金網涵蓋了2016年以來全市的低保補助、五保補助、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生態林補償金等70類惠民資金,惠及160萬人,涉及金額69億元。同時,針對群眾關心的內容,福州市不斷拓展提升網站的功能,重點推進下撥村級財政資金、村級建設項目以及集體資産處置上線公示公開。目前,全市實現村級財政資金在惠民資金網上全面公示公開,公開內容涉及全市173個鄉鎮、2696個村居、8000多個村級建設項目。
一年多來,全市各級紀委監委通過數據比對、大數據分析功能,發現涉及597人的問題線索,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08人,其他組織處理323人,形成持續震懾。惠民資金網上線以來,日均點擊量突破5萬人次,總訪問量超過2800萬人次,成為便民高效、幹群滿意、監督有力的民生網站,並榮獲首屆“中國廉潔創新獎”,相關經驗在全省以及甘肅定西、陜西留壩、遼寧丹東等地複製推廣。(記者 張鐵國 通訊員 榕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