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老師們在有福之州學寫“福”字
福州晚報  2019-04-02 18:08:11

  原標題:看!洋老師們練書法 他們在有福之州學寫“福”字

  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

  日前,福州怡山創意園的人文曉築課堂迎來了一群特別的“洋學生”——他們均是在榕工作的外籍教師。身處福州這座2000多年曆史文化古城中,這些外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次轉換身份“組團”體驗書法,是他們翹首企盼已久的活動。

  磨墨“門道”被讚神奇

  還沒正式開練書法,文房雅玩就“鎮”住了這些“洋學生”。因為光是毛筆依材料分為狼毫、羊毫、紫毫、牛毫、馬毫、鼠須、雞毛、虎毛等;宣紙還分生宣、熟宣和半熟;還有鎮紙、筆架、水注、水盂等等。每一件都散發著清雅的古韻,引得大家凝神靜聽、專注觀賞,卻又按捺不住地嘖嘖稱讚。

  零距離接觸中國的筆墨紙硯,洋學生們都感到十分新鮮。他們尤其對磨墨充滿了好奇。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磨墨看似簡單,其實頗有難度,力道大小、曲直、用水濃淡都很有講究,大家大呼神奇——想不到連磨墨都有既要求技術又講究藝術的門道。

  “洋學生”寫“福”字

  別有味道

  書法體驗課的最後,每位學生都親手書寫了一幅大字,有人寫了有福之州的“福”字,有人寫了兼愛非攻的“愛”字。他們的首次揮毫潑墨,居然都寫得很肆意灑脫。當日指導這些“洋學生”的老師點評説:雖然是外國人,但是他們心態放鬆、用筆瀟灑,行筆自然,作品別有一番味道。

  “洋學生”們也紛紛表示能在福州這樣春光明媚的早上,聽老師將中國書法娓娓道來,感覺與中國文化又拉近了距離。人文曉築的一位負責人説,“外國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和尊重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誠摯歡迎更多朋友在福州了解、體驗、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希望民族文化的自信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