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進校園
學生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記者 池遠 攝
3日下午,福州教院一附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引導師生助力垃圾分類跑好“最初一公里”。
當一張張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的實景圖片被展現出來,福州教院一附小五年(3)班的同學們都唏噓不已。同學們一邊聽老師傳授垃圾分類的知識,一邊翻看《福州市垃圾分類知識讀本》,並開展了知識搶答活動。課堂最後,大家約定好要設計一個容器,專門疊放廢舊的紙張,方便日後回收。
“生活垃圾分為廚余(濕)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和其他垃圾五類……”一堂課後,五年(3)班的魏肖恩同學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但他認為這樣還不夠。“我還要把知識帶回去,教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同日,福州教院一附小的全體老師和保潔員參加了垃圾分類培訓講座。來自省環保志願者協會的專家建議學校做好垃圾臺賬,並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紙張、筆芯等校園垃圾的分類收集。
福州教院一附小德育處副主任肖鵬起介紹,這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將持續開展:一方面,發動學生爭當垃圾分類的參與者、監督者,讓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另一方面,邀請專家對老師進行業務培訓,對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細化、專業化指導。
據悉,目前,福州市各級各類學校已全面展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市教育局與市城管委聯合編印幼兒版、小學版和中學版《福州市垃圾分類知識讀本》114萬餘冊,已全部發放至全市中小學、幼兒園。
3月中旬,市教育局下發《福州市教育局關於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工作的通知》《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的新時尚——致全市學生家長的公開信》,要求各中小學校將垃圾分類教育納入環境教育課程,採取主題班(隊、團)會、宣講對談等形式,迅速組織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專題教育活動。各家幼兒園紛紛開展垃圾分類故事會、遊戲、文藝表演等相關活動。各市直高校對師生特別是青年學生進行垃圾分類教育,確保教育對象全覆蓋。(記者 莫思予通訊員 許流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