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聯網名人福州論“數”:用數字科技賦能實體經濟
新華網  2019-05-09 14:43:44

  新華網福州5月8日電(劉豐)5月6日-8日,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召開。鄔賀銓等專家和馬化騰、李彥宏、陳生強等互聯網領先企業的領導人共聚榕城,表達自己的數字經濟“主張”。

  “人工智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實際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勞動生産率,一個是産生新的需求,一個是提升品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説,5G、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以及雲計算的協同融合,點燃了信息化新時代的引擎。預計到2035年,5G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將分別給全球經濟增長貢獻10萬億-15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增長20.9%,佔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4.8%。

  互聯網再出發的紅利怎樣落到實體經濟?京東數字科技公司CEO陳生強在參加數字經濟分論壇時建議,利用數字科技實現數字經濟,數字科技公司要與實體産業共建,而不是向産業方簡單的輸出技術或互聯網流量。市場各方需要持有開放的心態。在多方共建的基礎上,行業各方將實現互惠共贏,共同去分享産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終端用戶體驗升級所帶來的增量價值。

  每個企業都可以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要把人工智能變成自己的‘菜’,否則可能錯過一個時代。”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峰會上表示,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聲稱跟人工智能無關,所以每一個行業和企業家要考慮如何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提出,産業互聯網正在成為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的重要載體。騰訊希望扮演“數字化助手”的角色,與各行各業探索産業互聯網,共建數字生態。

  “數字科技已成為實現數字經濟的關鍵手段,可以為實體經濟創造新動能。”陳生強表示,“之所以這麼説,核心原因在於,數字科技已經成為當下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升級的必選項,並激發了新業態、新模式,助力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在本屆峰會現場,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數字科技成果在展覽會上亮相。其中,京東數字科技的“城市作業系統”和“京東智慧養殖解決方案”兩項黑科技成果,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編輯:尹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