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放環保試點項目 推行職業資格採認 嵐臺攜手共護綠水青山
記者近日在平潭南松溪小流域採訪,只見湖水清澈見底,岸邊綠意蔥蔥,如詩如畫。目前,南松溪小流域正在開展第二階段整治,該工程中的“人工濕地+生態補水”項目由台灣日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接設計,規劃新建45畝人工濕地,把附近三松污水處理廠一級A尾水經人工濕地凈化後引到南松溪上游,作為生態補水。
這是平潭首個直接由臺企設計的環保試點項目,台灣環保業界的技術和經驗由此轉化落地。日揚有關負責人表示,非常看好大陸的生態環保産業前景,希望與大陸業者加強合作,做大市場“蛋糕”。
上月底,平潭綜合實驗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公佈了7個對臺合作試點項目,包括三十六腳湖水源地入湖溪流水質提升、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基地建設、金井新城垃圾分類等。除了日揚公司外,還有大都市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眾達新能源有限公司、台灣惠民實業有限公司等五家臺企有意對接試點項目,目前,各公司正在製作設計方案。
大都市環保有意承接的是金井新城垃圾分類項目,該公司技術專員郭明勳説:“這是我們在大陸對接的首個環保項目。對接成功後,先期將率團隊開展測試工作,後面將聯合台灣高校,把台灣先進的垃圾分類理念和經驗引入平潭。”
大都市環保在台灣長期從事環保業務,主要涵蓋垃圾清運、環保工程規劃、生活餐廚分類等領域,技術先進,管理經驗豐富。郭明勳表示,大陸高度重視生態環保産業,行業正向智慧化方面發展,台灣環保業起步早,擁有豐富的經驗,兩岸可以在經驗交流、技術運用、運行管理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互利雙贏。
郭明勳告訴記者,公司正在平潭申請從事生態環境業務備案,以便來平潭直接從事生態環境業務。這一便利得益於今年1月平潭出臺的《促進兩岸生態環境保護交流合作十條措施》等新規。根據規定,平潭在我省率先支持和鼓勵台灣機構從事環保業務。“措施明確台灣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可以參與平潭的生態環保領域業務,包括獨立承攬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環境管理與服務等業務。”平潭綜合實驗區環土局環評處副處長林燕紅説。
平潭還在環保生態領域開展對臺職業資格採信工作,推進職業資格採認制度化,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註冊核安全工程師等八大類。“目前,我們正招聘環評管理、生態保護管理、大氣環境保護、水環境保護、土壤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台灣人才,歡迎他們來平潭就業創業。”林燕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