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泉州511家村衛生所實現一體化管理
城鄉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直接面對群眾,是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第一道防線,是提高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獲得感和滿意度的重要窗口。我市啟動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以來,項目建設順利,全市已建成一體化村衛生所511家。隨著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所逐步實現全覆蓋,村民有小病痛,在家門口就可以看病就醫了。□記者 張沼婢
加強調研 合理規劃一體化管理村衛生所
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是我市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市近年來啟動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
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是指在縣級衛計部門統一規劃組織下,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所實行規範管理,村衛生所人員經費、運行經費、藥品、耗材、醫事、藥事等均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核算和承擔。
近年來,我市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衛生一體化管理,鄉鎮衛生院在向農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等綜合服務的同時,對村衛生所進行管理和指導,進一步使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得到鞏固和加強,有效破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瓶頸。
市衛健委領導深入全市43個鄉鎮153個村進行實地調研,召開35場座談會,在廣泛聽取縣、鄉、村三級業內人士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需要一家,規劃一家,建成一家,發揮作用一家”的總體思路,受到基層的普遍歡迎和廣泛讚譽。
多管齊下 全力推進“一體化”建設
根據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和交通便利條件等因素,在全市合理規劃設置1956家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所。
從2018年起,每年按照不少於行政村總數15%至20%的建設任務,分5年時間,于2022年基本完成全市鄉村一體化的建設目標。永春、石獅在2017年就率先在全市開展這項工作。
目前,全市已實際建成一體化村衛生所511家;已開通醫保專線88家。永春、惠安將鄉村一體化建設任務納入該縣對鄉鎮年度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加以推進;泉港、石獅、惠安、永春和臺商區通過有效載體,如為民辦實事項目等,爭取並落實財政資金補助,規定改擴建村衛生所每家補助3萬—15萬元,新建的最高每家補助25萬元。
提高待遇 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
在村衛生所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我市還注重服務品質,培養培訓醫技人才,將醫保服務終端開通到村衛生所,讓村民就近就醫更方便,努力實現“大病進醫院、小病到基層”。
組織全市鄉村醫生參加年度規範化培訓工作,參訓人數達到5143人。目前,泉港、晉江、惠安、安溪和臺商區等地已出臺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政策。2018年,泉港、晉江、惠安和安溪4個縣(市、區)爭取財政補助經費682.29萬元,為1976名鄉村醫生辦理養老保險或給予養老補貼。
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錦尚鎮東店村、鳳裏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鳳凰城分中心等27個村衛生所和晉江市西濱鎮,均採取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伸舉辦,建立衛生院分院(村衛生所)模式,人員由衛生院(中心)派駐或通過原村醫“收編”實現一體化管理;永春縣湖洋、東平鎮等地則通過改擴建村衛生所後,將原村醫“收編”入伍實現一體化管理。
西濱鎮和湖洋鎮將原村醫採取“入伍不入編”方式納入衛生院統一管理,實行合同聘任制,衛生院予以繳納“五險一金”、參照衛生院同等崗位級別的人員發放工資、享有鄉村醫生養老補貼、享有與衛生院人員同等的進修和培訓待遇、按績效考核核發鄉醫公衛服務專項經費、享有實施藥品零差價後的政府差額撥款、購買醫療責任險等多項權利。鄉村醫生的各種補助打包交給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用於村衛生所人員經費管理,由鄉鎮衛生院按月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