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善居住有“和家貸”,擺脫貧困有“幸福貸”,海産養殖有“豐收貸”,上學讀書有“助學貸”……打通金融服務與三農、扶貧、小微企業之間存在的梗阻和瓶頸,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寧德農村普惠金融新招迭出
近日,由村幹部擔保,福安市下白石鎮下岐村村民陳玉金從下白石信用社貸到5萬元用於養殖大黃魚。下岐村村支書鄭月娥説,上岸定居後,金融部門對連家船民的幫助太多了,改善住宿有“和家貸”,擺脫貧困有“幸福貸”,海産養殖有“豐收貸”,上學讀書有“助學貸”。
信貸激活了連家船民的“造血”功能。如今,下岐村已開闢2個漁民新村、6個定居點,發展網箱養殖大黃魚6000多箱,種植龍須菜2000多畝,發展池塘養殖大黃魚、春子魚500畝,養殖螠蟶600畝,成立網箱養魚、塘內養殖品牌、無公害生態灘塗養殖等合作組,發展2000多畝“名特優”魚類養殖。
為促進革命老區寧德實現鄉村振興,多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寧德市中心支行致力於解決農村金融擔保難、融資貴等問題,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創新推出不動産抵押、信用保證等措施,打通金融服務與三農、扶貧、小微企業之間存在的梗阻和瓶頸,有效運用央行資金工具助推農村普惠金融發展。2018年,寧德支農再貸款餘額佔全省35.61%,扶貧再貸款佔全省51.06%,均居全省第一。
寧德的白茶、海參和銀耳産業在全國都是翹楚,金融創新進一步激活了發展動能。
福鼎白茶很有收藏價值,很多茶人都會投入大量資金貯藏。為解決白茶小微企業的資金難題,2016年,福鼎恒興村鎮銀行在全國首創以白茶存貨作抵押的“茶貸通”信貸新産品。此前,該行推出“家庭信用貸”,通過家庭成員互保解決農戶和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難題。
霞浦金融部門也推出海參倉單質押貸款。養殖戶只需把存放于冷庫貯藏的海參作為質押品,即可從銀行獲得佔海參市場貨值一半以上的貸款資金。該金融産品已在農村金融機構全面鋪開,年貸款投放量4億多元,帶動5家農業龍頭企業、4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2000多戶養殖農戶脫貧致富。
在古田,金融機構創新升級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兩權”貸款:專業合作社向合作銀行存入保證金,為社員提供融資擔保,社員將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連同地面設施和附著物反抵押給其所在農民專業合作社。
2016年,人行寧德市支行推動古田、屏南、壽寧3個縣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簽訂合作備忘錄,加入UNDP在中國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農村金融創新實驗”子項目,即“民富中心”。“民富中心”通過合作社培育、金融創新、公共品牌推廣等三個渠道,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記者 莊嚴 通訊員 李加進 張中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