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16日在新加坡共同發佈了《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進展報告2017》。報告回顧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過往歷程,並對未來的發展提供建議。
報告指出,中國在2016年擔任G20輪值主席國期間把綠色金融議題引入二十國集團議程 ——正在履行政治承諾,加大所需融資力度。2016年8月,中國國務院制定和出臺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旨在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份報告針對此後的進展進行了研究。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教授表示,綠色金融對於實現中國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國家戰略目標至關重要。通過推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和産業基金等綠色金融實踐,並加強在地方一級的探索和實施,中國的綠色金融發展已為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報告明確指出許多具體進展,包括:
中國已成為推進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力。2017年上半年,中國累計發行36隻綠色債券,價值776.7億人民幣(約合美元117億)。綠色債券的發行數量、規模較2016年同期分別增長278%和28%。
許多省市已經設立了區域性綠色發展基金。截至2016年底,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金融環保綠色基金達265隻,其中綠色産業基金215隻,約121隻是在2016年成立的。
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PPP)綜合信息平臺統計,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入庫項目中綠色低碳項目合計7826個、投資額達6.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9600億美元),分別佔全國入庫項目總量和總投資額的57.7%和39.3%
中國建立了5個綠色金融“試點區“,試點省區將分別側重綠色金融的不同方面,探索綠色金融體系發展模式。
中國政府和企業界開始高度重視對外投資的環境保護問題,打造綠色産業鏈。隨著《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亞太經合組織(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和《中國對外投資環境風險管理倡議》的啟動,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和實踐正逐步走向世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金融特別顧問馬駿博士表示,中國通過政府領導力建立了國內綠色金融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激勵了許多國家制定綠色金融政策路線圖。但要保持這一勢頭,中國還需要克服一些挑戰。綠色金融進展報告明確了中國若建立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所需要做的工作。
報告提出的具體建議包括:
明確“綠色”定義,劃清“綠色”範疇,從而降低綠色項目識別成本,防止“漂綠”,“洗綠”行為大行其道。
建立綠色金融統計體系,構建地方綠色發展績效評估體系。
有關部門應通過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明確貸款人的責任,義務和訴訟資格,促使商業銀行將環境風險分析納入貸款流程操作。
完善綠色金融數據庫,拓寬國際投資者獲取中國綠色金融市場信息的渠道,增強投資者信心。
建立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綠色指標,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參照,吸引他們投資中國綠色債券和股票。(供稿: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