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對此,跨境電商企業表示,未來,希望國家在跨境貿易中的通信、信用、結算、通關等領域給予鼓勵和扶持,讓跨境貿易能夠在線上和線下更加順暢和無阻,讓貿易全球化更加自由、平等。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鞏固外貿穩中向好勢頭。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據廣交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李曉濱介紹,外貿新業態主要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這三大塊。近年來,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企業)幫助中小企業實現外貿業務專業化、規範化經營,大幅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在全球貿易復蘇緩慢的大背景下,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既是主動應對市場變化、創新商業模式的必然之選,也是借力新技術條件、實現外貿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路徑。”李曉濱表示,近幾年,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但由於其發展仍處於初始階段,因而也遇到各種問題和制約。“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提出將我國外貿發展提到一個新高度,不管是對於傳統外貿還是跨境電商的發展都有嶄新的、巨大的驅動和變革作用。”李曉濱指出,對於跨境電商的發展,自由貿易港對跨境電商在信息、資金、物流各個環節都産生積極作用。對於廣交會電商來説,將會加速我們O2O戰略的全球落地和延伸。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帶動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走出去。這對於中國跨境電商而言,無疑是揚鞭再奮蹄的重大利好。李曉濱指出,201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跨境電商經過近20年的發展,市場日趨成熟,將迎來高速發展期,無論是B2C還是B2B,跨境電商都趕上了最好的時機。在李曉濱看來,和大多數電商平臺所集中的B2C領域相比,廣交會電商在B2B特別是跨境貿易領域所蘊藏的潛能更加可觀。“跨境電商是一種新型貿易方式和新型業態,不僅可以帶動我國對外貿易增長,還可以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升‘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廣交會電商在未來的佈局中,帶著國家使命為全球大宗跨境貿易服務拓展,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為中國實體經濟打開另外一扇窗。”李曉濱説。
據李曉濱介紹,我國跨境電商從2012年政府放開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出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電商平臺,在跨境貿易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創新和探索,一定程度上為跨境貿易注入了新活力。但是跨境電商仍舊處於野蠻生長和無序發展階段。對於一些環節和流程的改造還僅限于改良和革新的層面,企業的某些迫切需求並未得到明顯解決。“希望國家在跨境貿易中的通信、信用、結算、通關等領域給予鼓勵和扶持,讓跨境貿易能夠在線上和線下更加順暢和無阻,讓貿易全球化更加自由、平等。”李曉濱表示,廣交會電商主要服務於大宗貿易,這類客戶單體價值高,所以我們的定位是經營客戶,同B2C經營流量不同。因此,在第123屆廣交會上,我們將推出雲服務平臺,聯合一些有實力、誠信的外貿服務商,利用其線下的服務能力結合互聯網技術,推出在金融、物流等領域的新産品和服務,解決跨境貿易在支付、物流等環節的效率和成本問題,從而逐步再造這些領域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