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具特色的文創産品到享譽全球的藝術精品,從傳統手工藝人到跨國文化企業……歷經十餘年發展的文博會不僅打開了一扇對外交流的窗口,且搭建了一個全球文化融匯交流的平臺,在向世界展示我國最新文化成果的同時,也讓世界文化精品走進中國。
據深圳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錢強介紹,本屆文博會將有來自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42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個海外機構參展,邀請了來自101個國家和地區的21386名海外展商前來參會、參展和採購。
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葉建強告訴記者,在今年的文博會中,7號館“一帶一路·國際館”將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通過設置國家展區、“文化+貿易”展區和舞臺展示區,將重點展示全球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工藝美術、創意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旅遊及演藝內容。
埃及、俄羅斯、立陶宛、瑞典、拉脫維亞、羅馬尼亞等國家均以政府組團形式組展,引進代表性強的文化企業、文化項目和文化産品參展。在2016年舉辦的第十二屆文博會上,首次參展的埃及展團看到了展會盛況和參觀者的熱情,在2017年第二次參展時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展品,包括雕花精美的銅器、採用了“哈亞米亞”古老帆布技藝創造的美麗帆布畫等埃及傳統手工藝作品,展位規模在“一帶一路·國際館”中居首。
本屆文博會還匯集了全球藝術精品。6號館藝術品館吸引了來自俄羅斯、美國、法國、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7家畫廊及藝術機構參展。
世界文化精品“引進來”的同時,也打開了中國文化産業“走出去”的通道。葉建強表示,本屆文博會組織了山東威海、青海玉樹等城市,以及騰邦集團、建盞陶瓷協會等外向型品牌文化企業、機構參展,通過文博會平臺宣傳推介其文化創意産品,鼓勵國內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
通過文博會搭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黃梅挑花”的産品出口到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江西“賀氏剪紙”傳承人賀虹曾接到數十萬美元的國外訂單;遵義雜技團與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的機構或企業簽下演出訂單……我國一批文化企業在文博會上牽手外國機構或客商。
除主展館外,本屆文博會分會場也將舉辦多項展示交易活動。深圳大學城創意園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舉辦深圳非遺專場展演和文化創客交流活動。各大分會場積極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合作,通過文博會的橋梁作用,實現了“一帶一路”沿線的文化、産品的互融互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陽騰 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