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線上消息:4月3日下午,國際線上攜手察哈爾學會在京舉辦“新時代智庫與企業合作的路徑與方法”研討會暨察哈爾學會•國際線上環球創業平臺簽約儀式。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南亞學會理事成錫忠發表講話。韓宇辰/攝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南亞學會理事成錫忠出席了此次會議,針對如何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確保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有效防範各種風險,把人員和財産損失降到最低的問題,他指出應充分發揮政府、企業、民間安保力量以及智庫和媒體四方面的作用,“四駕馬車”合力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
以下是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南亞學會理事成錫忠的發言節選: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海外風險越來越受到出海企業的重視。海外風險很多,也很複雜,其中包括法律風險、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等等。我在退休以後一個是加入了張秘書長的察哈爾學會,是在學術界,這是軟的,我還有硬的硬實力,就是我在一家安保公司中安華盾當常務顧問。
當然我是在南亞幹了二十多年,對南亞問題比較熟悉。退休以後我更多的關注“一帶一路”海灣安全問題的研究,所以也産生一些觀點。比如説我認為出海企業在海外根本的安全責任是在駐在國,這在簽合同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安全責任是在駐在國而不是在中國政府。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中資企業在海外得及時有安全保護,或者請專業的安保公司去搞安全管理。另外,我對出海企業的一個建議就是企業自身得掌握情況,你得看東西,不像過去我們有的出海企業的老總在國外不看當地的報紙,看得懂他也不看。所以説情報是關鍵。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實際上是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是中國融入世界和在國際上增強實力地位的重大舉措。隨著“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走出去”發展,但由於國際形勢的複雜性,面臨著嚴峻的安全挑戰,因此需要有強烈的風險防範意識,需要有科學的風險防範措施。如何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確保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有效防範各種風險,把人員和財産損失降到最低,我認為應充分發揮政府、企業、民間安保力量以及智庫和媒體四方面的作用,“四駕馬車”合力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
政府層面,當前最為重要的,建議應就中資企業海外安全保障立法,並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充分調動和協調各方力量為海外安全保護髮揮積極作用。新形勢下,應積極考慮國家安全和執法力量向外延伸。國營民營中資企業在駐在國承建的項目,不管是援助還是商業項目,都是在幫助駐在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駐在國有責任提供安全保護。但是,隨著中資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國應在“一帶一路”重大項目所在地派駐安全和警務人員,以便與駐在國強力部門聯絡協調對中資企業的安全保護工作。
企業特別是國營企業,應加強自身海外安全能力建設,包括不斷增強情報研判能力、風險評估能力、安全防範能力以及防範惡性事件的能力。企業應將投資的一定佔比專項用於安保,要設立專門的安保機構,配置專業的安保人員。硬體建設方面,項目工地、辦公地點、員工住宿區要構建人防物防技防體系。對恐襲、爆炸、槍擊、綁架、偷盜、騷亂等各種風險,企業應聘請專業公司進行風險評估,並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此外,所有企業人員出國前,應聘請專業公司進行安全培訓。
民營安保企業可以在護航“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全國安保服務公司達7000多家,安保隊伍達500余萬人。許多安保公司躍躍欲試,積極開拓海外安保市場,但還沒有真正成規模成功走向海外。政府有關部門應把有實力的安保公司組織起來,引導它們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安全保障服務。
民間智庫和新聞媒體,在國際上有廣泛聯繫和重要的影響力,可以充分發揮橋梁作用,聯合國內外安保公司和商會組織,開展海外安全形勢調研,舉辦海外安全問題研討活動,幫助企業增強安全風險防範意識,併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營造安全和諧的輿論環境。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