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點上,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進一步挖掘雙向投資潛力,促進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沈丹陽日前在出席由廈門大學與福建省商務廳聯合主辦,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與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承辦的首屆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發展論壇時表示,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不斷擴大,投資合作持續深化,重大項目紛紛落地生根,區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站在新起點,要加強對完善貿易投資促進機制、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等重點問題的研究。
“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五方面積極進展
沈丹陽説,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在互惠中壯大。不光中國製造、中國建設、中國服務受到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歡迎,沿線國家也有更多的産品、服務、技術、資本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各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取得了五大方面積極進展。
一是貿易往來不斷擴大,增長引擎動力更強。2014 至2017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4萬億美元。我國已經成為俄羅斯、蒙古、越南、吉爾吉斯斯坦、沙特、埃及等23個沿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其中,2017年,我國對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將近7.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出口4.3萬億元,增長12.1%,進口3.1萬億元,增長26.8%。
以最著名的中歐班列為例,截至2018年3月底,累計開行數量已經突破7600列,今年開行達到1000列僅用時88天。現在中歐班列國內線路有61條,到達歐洲的13個國家、41個城市,成為連接亞歐的貿易大通道。就在上個月,連接歐洲與重慶的線路,已經開到了越南,將歐洲與東南亞也串聯起來。在中歐班列上承運的貨物,不僅有日用品、糧食、服裝,更有手機、電腦、汽車零配件等工業製品,貨物品類逐步向高附加值轉移。
在貿易便利化上,我國通過削減壁壘、搭建平臺、完善促進進口政策,擴大了沿線國家優勢産品進口,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利用出口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推動了大型成套設備、機電産品和高科技産品出口,滿足了沿線國家産業轉型升級需要。13個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全國,使得貨物通關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
在服務貿易發展上,運輸、建築等傳統服務貿易不斷擴大,科技、諮詢等現代服務貿易也迅速發展。2017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進出口額近987億美元,高於整體服務進出口額增速13個百分點。一些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産品不斷升溫。
二是投資合作持續深化,利益紐帶拉得更緊。目前,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累計直接投資超過了600億美元,中國已經成為許多沿線國家的主要投資來源地,不僅合作內容非常豐富,涵蓋農林開發、能源資源、加工製造、物流運輸、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合作方式也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商品和勞務輸出為主,發展到商品、服務、資本輸出“多頭並進”。
走出去方面,政府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為對外投資合作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我國企業積極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裝備産品、技術、標準、服務聯合走出去,使中國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等裝備製造業的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2017年,我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近144億美元,其中並購62起,投資額達88億美元,同比增長33%,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超過1440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新簽合同額的54%,較上一年增長了15%。
引進來方面,通過放寬外資準入領域,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營造高標準的國際營商環境等措施,沿線國家來華投資持續增長,為“一帶一路”建設拓展了新空間。2017年,沿線國家對華投資新設立企業超過了3800家,同比增長近33%。
三是重大項目落地生根,示範帶動效應更明顯。重大項目是“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重要抓手,是“一帶一路”建設取得實效的關鍵。五年來,一批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一批能源、資源合作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一批製造業項目已經竣工投産,這些項目廣受歡迎,形成了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閃亮“明珠”。
比如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2014年習近平主席訪馬期間,雙方領導人共同商定、共同命名了這個重點工程。這座世界上首個在珊瑚礁上建設的跨海大橋,是馬爾代夫迄今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也是中國製造的海外經典。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口項目是斯裡蘭卡歷史上首次由其他國家對整個港口進行投資和管理的項目。
目前,通過綜合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專項安排等政策, 一系列“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項目相繼落地。通過協調各種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發揮多雙邊投資合作基金作用,對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截至去年底,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鐵路已經竣工通車,中老鐵路、巴基斯坦喀喇崑崙公路二期、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項目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伊朗德—馬高鐵、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等項目也在穩步實施。
四是境外合作區陸續建成,輻射帶動作用更大。目前,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共有75個,入區企業超過3400家,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這些園區,既有加工製造型、資源利用型、農業産業型,也有商貿物流型、科技研髮型、綜合開髮型,它們引導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實現産業集聚發展,也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工業化進程,截至2017年底,我國境外合作區上繳東道國稅費累計達22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1萬個就業崗位。
通過不斷優化合作區發展佈局,完善合作保障機制,拓寬資金支持範圍,創新合作區融資方式,我們與越來越多有條件、有意願的沿線國家共建經貿合作園區,吸引各國企業入園投資,逐步形成各國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産業集聚區,建成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五是自貿區建設紮實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更快。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和24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在這其中,有13個自貿夥伴、5個自由貿易協定涉及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去年新簽署的中國—格魯吉亞、中國—馬爾代夫自貿協定。自貿協定為我國在“一帶一路”開展國際貿易、投資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發展對外經貿關係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2017年,我們還與東盟完成自貿區升級談判。加快推進了與斯裡蘭卡、巴基斯坦、以色列、新加坡等國的自貿協定談判或升級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就是RCEP談判取得積極進展,與歐亞經濟聯盟實質性結束經貿合作協議談判,啟動了與歐亞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聯合可行性研究。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網絡正在加快形成。
去年5月份,我國成功主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誌著“一帶一路”建設步入新階段、邁上新臺階。今年11月,我們還將迎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黨中央著眼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們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實際行動。
加強“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的重點問題
沈丹陽強調,站在新起點上,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進一步挖掘雙向投資潛力,促進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要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促進沿線國家創新能力的共同提升。要致力於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搭建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圍繞十九大的新部署,許多新問題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各方建言獻策、添磚加瓦。”
沈丹陽提出了未來一系列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如何完善貿易投資促進機制。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方提出的《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得到各國積極響應。如何在現有區域和雙邊合作框架下,進一步完善與相關國家的貿易投資促進機制,促進貿易增長、振興相互投資和促進包容可持續發展,很需要深入研究。這其中包括如何推動與沿線國家商簽或修訂貿易投資便利化條約和協定;如何利用與相關國家的經貿聯委會、混委會等合作機制開展機制化的合作;如何共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推進經濟全球化等課題。
——如何切實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建立貿易投資促進機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切實提升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真正實現“貿易暢通”。這其中,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推動相關國家擴大市場開放。其次,要研究如何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比如,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此外,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如何才能夠在沿線國家加快實施?如何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快通關一體化?沿線地區如何降低關稅壁壘,減少貿易投資成本,促進海關通關、檢驗檢疫、電子商務、過境運輸等規範化和機制化,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促進貿易雙向平衡。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傳統優勢産品競爭力,壯大裝備製造等出口。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從沿線國家擴大進口。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一步主動開放市場,就是其中一個重要舉措。這兩方面的工作如何做到位?有沒有更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商務部最近提出了發展“絲路電商”新設想,支持電商平臺走出去,支持企業開拓相關國家大數據和雲計算市場,積極推動與相關國家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就是一種新探索。此外,如何大力發展與沿線國家的服務貿易合作,培育貿易新增長點,也需要好好研究。
——如何有序引導支持對外投資。在這方面我們有三個推進重點,一是開展優勢産能、裝備製造和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做優做精重大合作項目。二是創新對外投資方式,把支持對外投資和促進國內裝備、服務、技術標準的走出去有機結合起來,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産業發展。三是實施“絲路明珠”示範工程,以境外經貿合作區、重大投資合作項目、援外標誌性工程為重點,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示範。這三個重點如何推進到位,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以及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要求我們同樣要積極吸引沿線國家企業到我國投資興業,特別是投向高新技術産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如何把握新一輪産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如何推進國際科研項目合作,推動創新資源轉移和科技成果産業化應用?如何加強與沿線國家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共同增強創新能力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撐?這些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準。中方在去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的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倡導共同反對保護主義,主動參與和引領全球經濟議程,參與全球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增強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這些倡議如何才能得到有效落實?如何將“一帶一路”沿線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點方向,積極同有意願的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逐步形成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這些問題同樣需要深入研究。(記者 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