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海外市場,滿足海外需求,出差駐外是家常便飯。在我國周邊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人民幣已成為可接受的貨幣,所有日常消費都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支付。這一方面為業務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便於業務的開展。”宇通客車海外市場部副部長常浩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得到穩步推進。尤其是近幾年,人民幣結算不僅被廣泛用於國際貿易結算,而且成為海外市場消費場景的重要角色。
宇通客車作為全球最大的客車製造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海外業務發展迅猛。
“近年來,境外主體持有和使用人民幣的意願呈上升趨勢。宇通也深刻體會到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影響。”常浩表示。
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7月27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6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市場的佔比環比下降0.07個百分點至1.81%,結束此前連續三個月上漲趨勢。但人民幣仍保持國際支付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地位。截至2018年3月末,全球超過34.9萬家企業和386家銀行開展了人民幣跨境業務,境外137個國家(地區)的銀行在我國境內開立同業往來賬戶5028個。
人民幣國際化
將進入“主場驅動期”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近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後,人民幣在履行國際儲備貨幣職能、發展國際債券市場等方面均取得長足進展。
今年以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在持股比例、業務經營範圍和市場準入方面逐漸取消對外資的限制,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大幅度提高,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性得到極大擴展。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開放引領的新時代,金融業加快全面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將正式進入主場驅動期,在岸金融市場承擔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重任,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模式和市場運行規律都將出現巨大的調整。”鄂志寰表示。
在鄂志寰看來,主場驅動期的人民幣國際化將呈現三個方面特徵:首先,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穩步發展的新基礎;其次,金融市場開放進程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走上由證券和儲備資産配置牽引新路徑;第三,金融市場開放進程中金融風險的有效管理決定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走多遠。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表示,隨著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市場上存在的價格失真、過度套利等扭曲現象將逐漸減少,有利於引導資本在全球範圍內合理流動。
另外,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黃金、原油和鐵礦石期貨相繼問世。王有鑫認為,這表明人民幣在大宗商品定價權方面邁出重要一步,未來有望形成石油人民幣或鐵礦石人民幣,將推動人民幣在大宗商品出口國的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人民幣清算、結算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期)全面投産,系統運行時間覆蓋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對此,王有鑫認為,這極大地促進了人民幣跨境結算和投融資使用。
“今年我國擴大對外開放,有利於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進一步促進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程度。”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表示。
鄂志寰表示,隨著金融市場開放加速開放,境外投資者進行人民幣資産配置的渠道越來越多,他們更多持有人民幣資産會更加便利。非境內居民持有內地債券以及股票的數量將會有所上升。
“一帶一路”建設成人民幣
國際化新驅動力
常浩介紹,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被廣泛應用,促進了貿易結算方式多樣化。他回憶:2017年,非洲某國客戶批量採購公司車輛,但因採購金額較大,客戶無法在當地換到足額的美元,導致業務停滯。對此,宇通協調多家境內外機構,合理利用當地人民幣外匯儲備,滿足訂單資金,實現在當地銀行開立人民幣信用證,滿足了客戶需求。
王有鑫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日益深入和中國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多邊使用趨勢已經開始向歐美等地區擴展,人民幣將成為國際貿易結算和投資貨幣的重要角色,這有利於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促進貿易投資發展。
由於“一帶一路”沿線經貿合作資金需求龐大,增加人民幣的使用,提供更多人民幣計價和投資工具,可以推動沿線金融市場的發展。目前,人民幣主要用於基建項目貸款以及清算、結算等服務。鄂志寰預計,隨著沿線經濟增長及財富積累,各類機構、企業和個人持有多元化人民幣資産並進行人民幣資産管理的需求將陸續涌現,對人民幣的需求將轉向離岸市場拆借、離岸債券、匯兌交易以及理財産品與套保工具衍生品等財資業務。
黃志龍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包含了貿易、投資、金融合作、工程承包等方方面面,人民幣國際化應用出現三種形式:一是與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建立了人民幣清算體系;二是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越來越高,這是人民幣國際化中結算職能的重要表現;三是建立了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多邊金融機構,這些機構或基金相當比例的業務是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鄂志寰稱,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將對“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近萬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並通過同有關各方共同制定相關融資指導原則,進一步提升各類機構滿足相應融資需求的能力。
鄂志寰建議,可探討建設能源金融市場體系的可能性,通過能源産業和金融行業融合來應對國際能源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挑戰,保障能源安全,並尋找機會發展石油人民幣,擴大人民幣在石油定價及交易中的使用。(記者 傅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