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既是好鄰居、好朋友,同時也互為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雙邊經貿領域關係早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未來,要打造更高水準的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邁向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就中國—東盟貿易和投資合作等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專訪了中國駐東盟使團大使黃溪連。
記者:您如何看待2018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關係?
黃溪連: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大形勢下,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在各主要貿易關係中可謂一枝獨秀。2018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5878.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再創歷史新高,發展成果和成長勢頭喜人。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連續8年成為繼歐盟和美國之後的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在中國的前7大貿易夥伴中,東盟與中國的貿易增長率是最快的。例如,2018年中國—東盟貿易額與中美貿易額的差距明顯縮小,從2017年的689億美元縮小至457億美元,降幅達33%,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與東盟貿易往來的巨大潛力和“後發優勢”。其中,印尼作為東盟第一大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也日益緊密。2018年印尼與中國的貿易額達774億美元,同比增長22.2%,在東盟10國中增速最快。特別是在首屆進口博覽會的助力下,中國從印尼這個主賓國的進口額增長高達19.6%。
記者:投資方面表現如何?
黃溪連:從中國商務部公佈的投資數據看,雙邊投資勢頭持續向好。2018年,中國對東盟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99.5億美元,同比增長5.1%,高於上一年1.7%的增幅。東盟對華投資流量57.2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大大高於上一年3.88%的增速。截至2018年底,中國對東盟累計投資額890.1億美元,東盟對中國累計投資額1167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15年間增長22倍,尤其是中國對東盟投資呈加快增長勢頭。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東盟首次超過英屬維爾京群島,躋身中國第二大對外投資目的地。東盟也僅次於中國香港和歐盟,位列中國第三大投資來源地。
記者: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中國—東盟是如何保持如此良好經貿關係的?
黃溪連:中國與東盟經貿關係取得快速發展,是雙方政府、企業、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等各個要素。首先,2018年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總計進出口增速達13.3%,高出中國對全球貿易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同期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6.4億美元,同比增長8.9%,高出中國對全球投資增速8.6個百分點。東盟是“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隨著越來越多“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在東盟各國穩步推進並開花結果,中國與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貿易合作潛力正持續釋放,對貿易和投資的促進作用正逐漸凸顯,並將在未來惠及本地區更多企業和民眾。
其次,2018年11月份,中國在上海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東盟10國均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和優秀企業參加了博覽會。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現了中國主動對外開放、擴大進口的決心,也為世界各國優質商品進入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打開了一扇新大門,越來越多的東盟企業將從中獲益,中國也非常歡迎東盟各國借助進口博覽會這個平臺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出口,中國民眾期待有機會品嘗更多東盟美食,享用更多東盟産品。
第三,《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升級版》已于2019年1月1日全面實施,新的原産地規則在原産地認定方面更加靈活便利,有助於雙方企業更多地享受優惠關稅進而促進雙方貿易往來。中國與東盟共同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有望在2019年結束談判,屆時該協定將成為中國—東盟經貿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新的助推器。
記者:展望未來,中國—東盟投資和貿易合作有哪些新特點新趨勢?
黃溪連:中國與東盟既是好鄰居、好朋友,同時也互為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雙邊經貿領域關係早已水乳交融、密不可分。2018年,雙方共同慶祝了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中國—東盟關係由成長期進入成熟期,攜手邁入提質升級的新時代。展望未來15年,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更高水準的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邁向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雙方關係發展指明瞭大方向。
在去年11月份舉行的第21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發表了《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願景》,為未來合作制定了中長期規劃。此外,中國即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正在惠及世界。在未來推進國際合作的過程中,中國願與東盟加強戰略對接,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透明開放包容,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準則;堅持高標準、高品質、高水準推進合作項目;堅持財務、環保和生態的可持續性。我堅信,只要我們堅定對彼此發展的信心,堅定對雙方合作的信心,堅定對東亞未來的信心,緊密團結、砥礪前行,中國—東盟關係一定能在下一個15年取得更大成就、邁上更高臺階,更好造福地區各國人民。(記者 田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