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月24日電(林凡詩)大兒子患地中海貧血,母親冒險生下2個孩子為其延續生命。近日,來自貴州的患有地中海貧血的10歲男孩伍明恒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為其提供造血幹細胞的正是他年僅半歲的三弟。
伍明恒1歲時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症,是一種由父母基因缺陷遺傳給孩子而導致的先天性溶血性貧血。為了救孩子,伍明恒的父母先後生下兩個弟弟,第二個弟弟和伍明恒骨髓配對成功並於1月初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
記者23日在醫院見到了手術成功、並且已經搬出無菌倉入住普通病房的伍明恒。他坐在病床上,依然戴著口罩和帽子,脖子上還插著針。但床上的小桌子已經擺上了課本,伍明恒正在認真做著數學題。
伍明恒在轉入普通病房後依然堅持在病床上認真學習。新華社發 林凡詩攝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任賴永榕介紹,伍明恒目前的情況已經基本穩定,再觀察一段時間就可以出院。出院之後需要一年的觀察期,如果免疫功能順利恢復,就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手術那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是明恒重生的日子,那天的感覺我真的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伍明恒的母親馮婭説。早在伍明恒半歲時,家裏人就發現他的臉色比普通孩子蒼白,總是吃完就睡,沒什麼活力,一歲時到省城醫院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
在與弟弟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之前,伍明恒每週都要輸三袋血來維持正常生活。為了給孩子治療,伍明恒的父母帶著他從貴州跑到廣西、廣東等地各大醫院,也沒有找到適合孩子的骨髓。在醫生的建議下,明恒的父母決定通過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用同胞兄弟的臍帶血為明恒配型。
伍明恒在病床上認真學習。新華社發 林凡詩攝
2015年7月,馮婭生下了二兒子,可與大兒子的骨髓配對卻不成功。而這時,馮婭已經34歲了,她沒有顧及自己的身體條件,在剖腹産後第二年再次懷孕,並於2017年7月再次剖腹産下小兒子,並且與大兒子配型成功。
“周圍人看我這樣也勸我放棄,但我説我就是帶著孩子去乞討也要將孩子的病治好。”馮婭説。
雖然移植手術成功,馮婭仍有擔憂。“明恒出院之後的一年觀察期,方方面面都需要特別注意,稍微不留神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的並發癥。”馮婭説,為了給孩子治病,家裏已經是負債纍纍,“接下來每週都要到醫院給孩子進行復查用藥,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目前,馮婭一家正通過公益網站等渠道為伍明恒籌集醫療費用。
伍明恒的父親説,孩子在住進醫院手術到恢復的一個多月來,從來沒有喊過一聲痛,更沒有為治療而流過眼淚,自始至終都以堅強的意志在與病魔對抗。在被問到有什麼願望時,伍明恒堅定地説:“我長大了要當一名醫生,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