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們看好廣西發展前景”
2018-02-02 09:01:09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本報記者 簡文湘 通訊員 佔合仁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提出,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1月25日,在桂臺胞代表齊聚南寧,暢談在桂創業、就業、生活經歷,並提出深化桂臺交流合作的意見建議。近年來,廣西如何做好服務工作,為臺胞創業、就業及生活創造更多便利?在桂臺胞有什麼感受及故事?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A 對廣西“一見鍾情”

  “2016年5月,我參加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廣西沿邊‘一帶一路’考察之行,廣西沿邊開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7年9月,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成立,給臺商打了一支強心針;同年12月,我們正式簽約入駐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崇左産業園。”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東莞巧集集團董事長張漢文講述他與廣西的“結緣故事”。

  東莞巧集集團在崇左産業園投資鞋業項目,項目達産後預計産值4億元。目前,第一批機器已運到,預計春節後可開工。

  張漢文透露,該集團入駐崇左産業園直接帶動了3家臺企跟隨落戶。“現在幾乎天天有臺商朋友來電,向我詢問有關崇左産業園的情況。”他笑稱。

  和張漢文一樣,兩岸農漁業交流發展投資協會理事長、廣西北海市鮪豐鑫堅水産公司董事長黃一成對廣西也是“一見鍾情”。2017年2月8日,黃一成第一次到北海考察。“當時我還不知道要去北海做什麼。”黃一成説。讓他深受感動的是,當他到達北海時,已是淩晨,北海市委領導仍在等待他的到來。看到當地領導對臺商的熱忱態度及發展水産養殖業的信心和決心,他當即答應春節過後再來北海。

  “我們投資項目,一般是先做評估,再簽訂意向書,最後落實。我在北海投資則反過來,先簽合同,再評估,最後落實。”黃一成説,2017年3月19日,他與北海市政府簽訂了合作意向書。8月20日,桂臺(北海)農漁業合作雙創園開工。

  “如果不和廣西結緣,就沒有現在的我。”廣西兩岸紅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莊久毅説。2014年,他從越南途經廣西準備回台灣,卻被祟左市吸引,當即落戶,創辦了廣西憑祥市寶島美人椒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如今,該公司在崇左市擁有4個種植基地,種植面積超過萬畝,並榮獲廣西首家桂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廣西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稱號。

  B  優勢疊加吸引臺企入桂

  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吸引了大批臺企入桂。

  “廣西歷年累計台資項目1750個,實際到位台資54.06億美元,台資連續多年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自治區臺辦主任李東興介紹,桂臺經貿合作涉及旅遊、農業、輕工、電子、汽配、化工、醫藥、房地産等領域,形成南寧加工産業集群、北海電子産業集群、桂林旅遊産業集群。5年間,桂臺貿易年均增長超過30%,2017年增長49.8%,達到105.6億元。

  其中,農業合作是桂臺合作的“重頭戲”。目前在桂台資農業企業約300家,涉及農産品種植、淡海水養殖、種苗繁育、觀光農業、人才培訓、生物工程等多個領域,佔在桂台資企業的20%以上,實際利用台資超過10億美元。

  2017年9月,國臺辦、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批復同意在廣西設立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後,有121家島內外臺商臺企前來參訪、考察、洽談。目前,合作區內防城港、崇左、欽州3個産業園已有勁高科技等13家台資企業進駐,另有50余家台資企業在談,意向總投資超過80億元。

  此外,廣西在南寧·中關村科技園、中馬(欽州)産業園區建立桂臺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在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建立桂臺青年實訓就業基地,在梧州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賀州生態産業園(兩岸青年農業創新園區)建立桂臺青年創業基地,為台灣青年來桂創業就業搭建平臺。全區14個設區市均出臺臺胞生活便利化指導性文件,南寧、桂林等臺商較多的市基本實現臺胞生活居民化、同等條件優先化。

  C 期盼更多優惠及便利

  儘管有著各種疊加優惠政策,投資環境日益完善,但廣西在吸引臺企入駐時,仍存在“短板”。對此,在桂臺商代表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意見。

  “作為在廣西投資了20多年的臺商,我親眼目睹並親身參與到桂臺兩地的大交流、大融合的歷史潮流之中。我們享受到許多‘和平紅利’,也期待大陸出臺更多的對臺政策,讓臺商在大陸發展得更好。”桂林市臺協會長、桂林陽朔山水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文豪希望政府能幫助解決物流價格偏貴、高端人才緊缺問題。

  “農漁牧業最容易受到氣候環境的變化衝擊,加上投資回報期較長,因此亟需政府提供稅賦優惠、獎勵投資及金融專案等措施。”黃一成説。此外,他還希望政府能提供臺商投資貿易糾紛案件的法律協助,保護合法投資與打擊違法行為,以吸引更多臺商入桂。

  “目前台資企業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人才問題,因為缺乏高端人才,高端産業無法落地;物流問題,廣西物流企業少,價格較高,增加了企業的物流成本;政策扶持問題,目前國家未在廣西設立自貿試驗區。”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廣西保誠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輝鴻説。他建議將南寧市納入廣西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以更好發揮“南寧渠道”作用;創立兩岸青創服務中心或基地,開創兩岸建教合作,引進台灣在校實習生及畢業生前來南寧交流或就業;設立北部灣自貿試驗區,以便吸引更多高新企業進駐廣西設立總部。

  據悉,今年國臺辦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積極研究出臺政策措施,努力解決臺胞在大陸工作生活和生産經營中面臨的問題,讓更多臺胞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