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交警啟用142處高空監控視頻為春運護航
2018-02-13 11:34:12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高空鷹眼專搜市區堵點

  南寧交警啟用142處高空監控視頻為春運護航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盧荻 通訊員 林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f2aedf5712ae667cc77b7832c60900de

  (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

  在市區裏,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極易造成交通擁堵;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市區部分路口、路段更容易出現堵點。如何儘快發現這些警情和堵點呢?2月12日,記者從南寧交警部門召開的高空視頻監控應用成果觀摩會上了解到,目前,南寧交警部門已在全市建設高空交通監控142處,南寧車流量最大的快環線實現全線覆蓋。這些高空監控視頻成為交警的“鷹眼”,為城市交通起到了排堵保暢的作用。

  覆蓋面廣

  5分鐘可巡邏40余公里道路

  據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副主任雷鵬介紹,在快環主幹道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只要事故車輛在路面上停留超過3分鐘時間,就會積壓出兩三公里的車流;停留大約10分鐘,就會影響到整個快環的通行效率。

  為了儘快疏導交通事故,保證第一時間出警。近年來,南寧交警部門加快推進智慧交通系統提檔升級,高空視頻監控系統的覆蓋面積已達到約110平方公里,佔南寧市(不含武鳴區和市轄五縣)建成區面積35%。其中,興寧區11處,江南區19處,青秀區66處,西鄉塘區28處,邕寧區5處,良慶區10處,高新區2處,經開區1處。

  據雷鵬介紹,高空視頻監控點位建在高空建築上,可以輕鬆控制相對較廣的區域,監控一條道路完整的交通情況。特別是在早晚高峰的時候,如果出現車輛排隊等候的情況,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就可以非常直觀地根據各路口、路段的交通情況,對路口信號燈進行調控和干預。同時,可以在日常的視頻監控巡查中主動發現道路上的交通異常事件,及時指令民警進行處置,減少交通擁堵現象的發生。據了解,僅一個高樓建築物上的高點攝像頭視野就能覆蓋約4公里快速環路,監控人員只需5分鐘就可以完成40余公里的視頻巡邏。 

  高效處警

  可一定程度緩解進出城難題

  據統計,南寧交警指揮中心一天內通過高空監控發現的交通警情可達200起。2月9日淩晨5時20分,在竹溪大道發生一輛貨車和兩輛小車追尾的交通事故。該事故如果在早高峰來臨之前沒有處理完畢的話,必將影響快環及周邊道路的通行。監控人員通過高空視頻巡查發現這起事故後,馬上派出警力趕到現場處理,並順利在早高峰來臨之前,將事故處理完畢。

  每逢節假日,原三岸收費站出城點都比較擁堵,今年春運期間,交警部門在該出城點部署了兩處高空監控點,對南寧東收費站、原三岸收費站、民族大道等進出城的車流量一目了然,更便於實時指揮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進出城的交通擁堵情況。

  智慧交通

  立體監控實現“畫中畫”功能

  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2017年,南寧交警部門先後建設升級城市交通態勢預警系統和中心城區智慧交通系統,新增高空視頻監控點57個。截至2017年底,南寧市擁有竹溪立交橋、雙擁濱湖路口等3個鷹眼點。鷹眼充分利用先進的增強現實、3D定位、人工智能(模式識別、事件檢測、車輛跟蹤等)等技術,通過AR高點全景攝像機獲取監控點全景視頻,與視場內低點攝像機聯動,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既關注整體又兼顧局部的大範圍立體監控與視頻聯動,能夠以畫中畫展示低點攝像機視頻,做到可查詢、可搜索、可定位、可描述、可報警、可聯動,大大改善監控系統的應用模式,提高實戰效率。

  “智慧交通是未來道路交通管理的發展方向。”據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孫志宇介紹,下一步,南寧交警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各種技術手段和設備資源,實現視頻資源的共享和視頻信息增值應用,延伸視頻監控的範圍;最終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監控系統,滿足扁平化、精確化指揮調度和研判應用的需要,為市民出行營造一個更優質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