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瑤鼓王鋪”揭開瑤族文化長廊的脫貧致富路
2018-02-23 09:48:0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唐志強

  中新網廣西新聞2月22日電(藍圖)“以銅鼓開路,能福又能富”。貴州荔波縣瑤山古塞瑤鼓王鋪負責人何建逢説。“瑤鼓王鋪”近日開業,瑤族文化長廊助推脫貧攻堅計劃,被外人所了解。

  據了解,何建逢姐妹曾得到國際瑤族文化促進會主席、廣西翼龍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藍建文的幫助,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文化之窗免費學習瑤族文化開發技術。

  2016年,何建逢得知,國際瑤族文化促進會正在全國各地籌建瑤族文化長廊,就提出希望能將自己的家鄉貴州荔波納入瑤族文化長廊,通過瑤族文化研究和旅遊,帶動家鄉的瑤族同胞走向脫貧致富路。

  新開業的“瑤鼓王鋪”即是瑤族文化長廊線路的一個節點。據介紹,店舖展示精品銅鼓30多面,最大尺寸直徑達1.7米。

  據藍建文介紹,經過多次考察與溝通,荔波縣瑤山古塞的白褲瑤同胞雖然生活比較貧窮和落後,但是白褲瑤文化卻非常濃厚,各種原生態資源保存十分完整。同時,此處地理位置優越,與小七孔等名勝古跡或旅遊景區連成一片,是難得的觀光養生福地。

  藍建文深入全國各地研究瑤族文化傳承與發展,至今已有20多年。早在1990年代,他就順應大化瑤族自治縣的招商引資政策,開發國防教育基地、神龜山、古河仙女洞、七百弄天下第一弄、情人灣等多處旅遊名勝景區,同時,還承辦全國瑤族文化民族風情特色的吉善瑤族新村和瑤族文化之窗。如今,在傳承與發展瑤族文化方面,大化縣已較具規模。

  最值得一提的是吉善瑤族新村,據介紹,其中的藍軛瑤塞,投資上億元人民幣。還有威宏的瑤王府、富麗堂皇的藍氏祠堂、神奇的藍軛瑤道堂、神秘的瑤族木樓、珍貴的沾膏樹……奇珍異品隨處可見,遊山玩水一應俱全。大化縣每年的重大瑤族節日活動,大都在此舉行。

  “因瑤族歷來是比較保守的民族,生活水準普遍落後,外人又很難融入,大量的原生態文化根本不為人知,也無法複製。如何才能説服瑤族同胞們,利用好本民族的特色資源,與時俱進,跟上政府步伐,儘快實踐脫貧致富,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藍建文説,“大化只是一個示範基地,遠遠不夠改變這一切。”

  據了解,首期打造的瑤族文化長廊線路,橫跨廣東、湖南、廣西、貴州,經過東莞市瑤山小城鎮、連南瑤族自治縣、江華瑤族自治縣、恭城瑤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荔波縣瑤山古塞、東蘭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地,現已基本成型。

  “白褲瑤文化列入瑤族文化長廊開發,並以瑤鼓王鋪作為一個開頭,助推我們加快脫貧步伐,是白褲瑤同胞的福氣。”何建逢的姐姐何建秋説。據透露,瑤鼓王鋪開張當天,銷售的銅鼓、服飾和金銀飾品營業額達數十萬元。隨著瑤族文化長廊線路100多部共享大巴的開通,此處的市場有望開拓。

  瑤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目前,瑤族總人口為3百萬左右,廣泛分佈在亞、歐、美、澳等各大洲,民族主體在中國,主要集中在廣西、湖南、廣東、雲南、貴州和江西五省(區)的130多個縣裏,其中以廣西為最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