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2月25日電(鐘建珊)輕施粉黛,綺羅披身,少女踏著輕盈步伐,搖曳著婀娜的身姿款款走來……2月25日(農曆正月初十),“中國炮龍之鄉”廣西賓陽縣啟動具有千年曆史傳統的炮龍節系列活動拉開序幕,由當地中學生組成的絲弦戲展演團隊非常抓人眼球。
“絲弦戲是賓陽縣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民間戲劇之一,從2016年起,絲弦戲開始融入校園課堂,在年輕一代中繼續傳承發展。”廣西賓陽縣賓州二中黨支部書記謝俊茂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
賓陽絲弦戲又稱“賓州戲”,多用桂柳官話演唱,相傳于清乾隆年間傳入賓陽縣,一度風靡桂中。2008年,絲弦戲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謝俊茂説,隨著社會現代文化不斷發展,自上世紀中葉以來,賓陽絲弦戲傳承發展逐漸式微,遭遇斷層危機,熟悉且能傳唱絲弦戲的民間藝人及“粉絲群”呈現老齡化,“大多絲弦戲老藝人已年逾70歲,青壯年傳承人稀少。”
為挽救賓陽絲弦戲發展,當地官方和民間傳承人合力引導絲弦戲進入校園,培育年輕一代絲弦戲“新粉絲”。
謝俊茂介紹,從2016年起,其所在的學校開設絲弦戲培訓班,在課堂中融入絲弦戲説、唱、文化知識普及等內容,目前該校絲弦戲教學、練習已逐步走向正規化。
“絲弦戲課程面對初中一、二年級的學生開放,邀請民間老藝人及音樂專業教師共同教授課程,希望通過戲曲文化的教授,讓年輕一代留住‘鄉音土調’,留住鄉愁。”謝俊茂説,目前絲弦戲在學生群體中的接受度很高。
他説,為讓絲弦戲煥發新生機,目前學校方面及絲弦戲老藝人正在謀劃改編傳統劇目,將符合時下精神,將京劇、粵劇、流行音樂等戲曲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其中,為絲弦戲的“粉絲”們帶來全新的體驗。如今,每逢當地舉辦重大節慶活動,絲弦戲不僅有更多“露臉”的機會,也有更多年輕面孔出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