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民脫貧我心才踏實”
2018-03-02 11:18:54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原標題:“村民脫貧我心才踏實”——記蒼梧縣塘灣村第一書記楊欽傑

  2015年10月,自治區地震局的楊欽傑主動申請到蒼梧縣沙頭鎮塘灣村任第一書記。在他的帶領下,如今的塘灣村實現了6個自然村道路硬化“村村通”,特色産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一幅業興、村美、人樂的美麗鄉村圖景逐步呈現眼前。

  塘灣村有457家農戶,其中貧困戶有69戶300人,為自治區“十三五”貧困村。一張床、一個櫃子、一張凳子、一個晾衣架,這就是楊欽傑在塘灣村住所的所有家當。塘灣村距離沙頭鎮不是很遠,剛到村裏時,大家勸他住鎮上,條件好一點,但他執意在村裏安營紮寨,説住在村裏和村民距離近,辦事方便,心裏踏實。

  駐村後,楊欽傑一心一意帶領村民脫貧摘帽。發現村裏有幾百畝丟荒的荔枝林,楊欽傑馬上與村幹部一起商量怎麼盤活這片林産,然後動員村民,通過“黨建+合作社+貧困戶+企業”的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把丟荒的荔枝樹進行改良成味美價高的桂味荔枝。如今的荔枝林鬱鬱蔥蔥,長勢良好。

  “楊書記沒來的時候,村裏很多路是泥路,砂糖橘運不出去。現在路修好了,企業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價格也上去了。”村民黃江龔説。

  針對塘灣村的“行路難”問題,楊欽傑多次奔走有關部門,申請項目資金近250萬元,修了近7公里路、兩座橋、一個小型水壩、一個擔水碼頭,完成兩座防洪堤建設,實現6個自然村“村村通”,村民出行和農産品外運得到了極大改善。

  多年來,沙頭鎮群眾通過種植砂糖橘發展産業,但砂糖橘在採摘後都要送到外面分揀包裝外運,增加了成本。楊欽傑與村幹部一起向上爭取資金20萬元,建設砂糖桔分揀線一套,不但降低了産品外運成本,還為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實現合作分紅。2017年3月,分揀線第一次分紅3.6萬元,除去村集體7200元,剩餘全部分給貧困群眾。

  為了提升整體産業發展規模,楊欽傑帶領村幹部爭取資金髮展生豬養殖産業。該項目總投資達325萬元,預計今年10月將可出欄首批生豬4800頭。

  兩年多來,楊欽傑扶貧成績單引人矚目:爭取資金200余萬元建成總長度近7公里的村屯道路,惠及全村2000多人出行;爭取資金90余萬元建了3層建築面積達38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不但方便群眾辦事,也為群眾提供了讀書看報、培訓的場所;爭取資金19萬元解決村民的飲用水問題;爭取資金20萬元安裝90盞路燈,方便群眾夜間出行。兩年來,他和大家共同努力,解決了29戶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其中17戶異地搬遷,12戶危房改造。

  2017年,塘灣村通過了自治區脫貧摘帽驗收。今年伊始,楊欽傑又給村民帶來了好消息:塘灣村礦泉水廠項目已經與相關企業達成初步意向,村中的山泉水又將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好項目。

  (記者 樊成甫 原文編輯:周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