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的成立助推南寧工業發展。
(資料圖片 段柳建 攝)
南南鋁業公司智慧生産線。
(市工信委供圖)
廣西源正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生産的新能源公交車。 (市工信委供圖)
全部工業總産值首次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長1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創下三年來最高水準;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4.1%,在全市經濟中的主導拉動作用增強……回眸2017年,一系列亮眼的成績單,都在印證著南寧市工業發展的鏗鏘足跡。
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著力穩增長、調結構,突出抓好重點産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工業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1
重大項目有新進展
2月5日,南寧市與蘇州同捷汽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項目投資協議,雙方將合力打造南寧市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總投資6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電池包動力系統項目落戶南寧,將形成年産1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和5GWH電池包動力系統,配套建設汽車科研中心、整車試驗檢測中心。
這意味著,項目投産後,市民將有機會開上南寧本地生産的小轎車,南寧市將成為擁有乘用車、客車、物流車、環衛車生産企業的城市,為振興南寧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次“牽手”合作也是南寧市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工業投資增長結下的碩果。
2017年以來,市主要領導每月召開重大項目現場辦公會,分管市領導每週召開項目例會;市工信委每週定期與開發區、城區及項目業主共同檢查項目進度研究推進問題;建立項目推進分級責任制,精準服務推進項目建設;挑選一批成長性強、市場前景良好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在技改、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精準扶持,市級重點抓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按照“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定進度”的要求,實行一個項目、一個推進工作組、一套具體推進方案,開展精準服務;開發區重點抓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縣、城區主要抓投資億元以上項目。
多措並舉,在層層推進之下,富士康、南南鋁、中車、源正等龍頭企業産能持續釋放,科天等新建重大項目投産,富士康千億電子信息産業園C區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上海申龍、白馬新能源汽車配件、瑞聲科技、同捷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項目落地,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中心城區工業用地出讓面積增長108%,為工業積蓄了發展後勁。
2
創新引領有新動能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同樣是南寧市工業發展繞不開的關鍵詞。
2017年以來,南寧市堅持創新引領,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從體系創新、技術創新、兩化融合、智慧製造等方面下足功夫,讓創新真正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工業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日趨完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目前我市已建成3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1家國家認可實驗室,92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95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平臺總數位列全區首位,標誌著我市已形成了區域性技術創新高地。南寧高新區成為廣西首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形成智慧製造等4個産業微集群,引進高科技企業33家,創新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南寧先進技術育成中心正式掛牌營運,打造開放的“産學研”公共服務平臺,2017年發佈科技成果115項,促成校企産學研合作8項,為30家企業開展智慧製造診斷。
一批新産品新技術取得突破。2017年,全市有96項新産品新技術獲自治區立項,佔全區的43%,居全區各市之首。南南鋁加工成為全區唯一獲認定的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自主研發的“時速400公里CR400中國標準動車組用7係鋁合金型材”産品成功應用於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並獲2017年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新材料産業産品一等獎。博世科環保 “造紙與發酵典型廢水資源化和超低排放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農墾糖業成功開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葡聚糖定量檢測測定技術,顯著提高制糖生産效率,獲2017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
工業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信息化管理軟體在製造業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明顯提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應用比例達到78.74%,供應鏈管理系統(SCM)應用比例達30.12%。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南寧市工業雲服務平臺、富士康“工業大數據製造雲平臺”等平臺獲列為自治區試點示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推進政策出臺,新增富桂精密、田園生化、燎旺車燈、八菱科技等4家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
智慧製造取得突破。明匠、哈工大、武漢華中數控等國內智慧製造龍頭企業相繼入駐南寧,為南寧市企業提供持續智慧製造服務。明匠工業4.0智慧製造研發、生産、服務東盟基地項目正式投産,與南南鋁業合作的智慧工廠第一條生産線投入作業,標誌著中關村帶動我市工業創新邁出堅實一步。北斗信息産業園開園,有效聚集高科技企業與高素質人才,吸引智慧製造、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新興産業進駐,為發展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提供了重要支撐,為我市打造北斗信息産業全産業鏈奠定了基礎……
創新引領帶來的成效從數據上也可見一斑——2017年,我市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7.7%,高於全市平均增速7.8個百分點。這説明我市高技術産業新動能逐步顯現,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3
工業發展有新底色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工業綠色發展,通過採取嚴格環境準入、優化工業發展佈局、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工業企業環境治理等工作措施推進南寧工業綠色發展。
——重點發展産值高、效益好、能耗水準低、污染排放少的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及節能環保産業。積極淘汰落後産能,促進産業優化整合,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努力降低能源消費總量和減少污染氣體排放。
——堅決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産能。嚴格執行國家産業政策及行業準入標準, 2017年淘汰水泥産能60萬噸,關閉整合2家木薯澱粉企業。拆除8台煉鋼中頻爐,重點對城區重污染工業企業實施“退二進三”和搬遷入園調整佈局,大的項目如南寧浮法玻璃有限責任公司江南區壯錦大道生産區生産線全部停産,整體搬遷至賓陽縣。加快位於邕寧中心城區的華宏水泥熟料生産線搬遷改造。
——大力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打造一批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産品。建設高新區國家級低碳園區,南寧經開區、東盟經開區、六景工業園區、江南工業園區等園區進行循環化改造,南寧糖業、豐林人造板等7家企業創建自治區綠色示範工廠。
——大力防控工業污染。在大氣防治方面,對全市工業企業燃煤小鍋爐實施“煤改氣”工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車)100%落實好揚塵污染防治各項工作任務;全面推廣使用預拌砂漿,減少粉塵排放,改善大氣環境。2017年,全市共整治燃煤小鍋爐108台,安排2700萬元財政扶持資金對燃氣企業進行補助,全年工業用氣量4980萬立方米,可減排二氧化硫約4000噸,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5萬噸。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市通過在制漿造紙等涉水行業中推行清潔生産技術改造,推動污染企業退出,鼓勵企業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工業廢水處理回用,大力推進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措施減少污水排放。
數字印證了變化: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42噸標準煤,同比下降9.98%,遠優於全國、自治區的平均水準。南寧市工業正逐漸換上新底色,綠色生態更符合現代工業發展的標準。
4
企業服務有新提升
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成本高是多年來困擾我市中小企業的突出問題,如何解決這一瓶頸問題,煥發中小企業的活力?針對這一情況,我市積極開展融資服務,即以“兩台一會”中小企業貸款平臺為依託,推出了以“助保貸”為核心,以互聯網金融“助融貸”、合作貸、知識産權質押貸、信用貸、助貿貸為基礎的中小企業投融資系列産品。
據統計,2017年“兩台一會”中小企業貸款平臺當年投放中小企業貸款(基金)880筆共36.99億元,貸款餘額40.29億元,同比增長25%。
不僅如此,就在2017年,廣西首只中小企業孵化基金——南寧市中小微企業孵化基金設立,主要致力於助推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並開創了基金“當年組建、當年募資、當年投放”的“南寧速度”。
這些創新舉措是南寧市優化企業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縮影。2017年以來,一方面,我市加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堅持以構築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為依託,全力營造中小企業發展良好氛圍,不斷擴展南寧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建成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信息網絡服務、商貿流通服務、“産學研”公共服務、人力資源培訓、外貿綜合服務、電商代運營服務7個平臺,針對中小企業經營痛點、難點加大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的市場供給,激發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熱情,培育新企業、催生新業態,為南寧現代工業發展注入新生力量。2017年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獲得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稱號。
另一方面,著力推進企業降本減負。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南寧市的降本減負政策,並結合新出臺的政策,及時研究制定市本級實施辦法,確保政策全面落實,2017年共為企業減負約47.5億元。2017年,我市實現“營改增”後四大行業稅負減免約22.72億元;取消、停徵、免征、降低收費標準及擴大免征範圍的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業性收費,共減免4.98億元;通過社保降費、穩崗補助等,企業人工成本減負8億元;企業用電、用氣等用能減負3.1億元;減半收取工業項目履約保證金、免收工業項目共管資金,企業用地成本減負8.46億元。
【展望2018】
今年南寧市工業該怎麼幹?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展現新作為。我市將圍繞“工業強市、産業旺市”戰略,從六項重點工作入手,全力推動我市工業高品質發展。
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産業,同時積極培育發展以高端鋁材及應用、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的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産業,持續改造提升食品、化工、建材等傳統優勢産業,全力加快産業轉型升級。
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抓好“三個一批”項目推進:推進申龍新能源汽車、瑞聲科技、同捷新能源乘用車等一批新項目開工;推進富士康千億電子信息産業園、科天、南南電子汽車新材料等一批在建項目建設提速;推進一批在談招商引資項目簽約。
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圍繞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做好分級協調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提升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平臺服務功能,打造面向東盟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推進園區改革發展。推進園區機制體制創新,完善工業園區發展規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飛地園區”建設、回收閒置用地等措施,促進國家級開發區擴展空間提質發展及縣區工業園區特色化、集群化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通過南寧·中關村平臺高位嫁接,引入高技術企業和我市企業深入合作,推動引領工業創新發展。推動兩化融合與智慧製造,組織實施一批智慧製造示範項目,培育一批智慧工廠、智慧車間、智慧生産線示範典型。依託重點産業優勢,與國內一流院校組建廣西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研究院、先進鋁加工國家級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準研究院。
推動工業綠色發展。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改造,構建綠色製造體系,依法依規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産能,推進循環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産。
【數説工業】
首破4000億元
2017年全部工業總産值首次突破4000億元,完成4070.88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完成3989.82億元,同比增長13.9%。
創三年來最高水準
2017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9.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為三年來最高水準,工業增速好于全國、全區,高於全市GDP及一、三産增速。
主導拉動作用增強
2017年工業在全市經濟中的主導拉動作用增強,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4.1%,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完成1074.13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年回升3.53個百分點。
三大重點産業
2017年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産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563.31億元,同比增長17.22%,高於全市平均增速3.33個百分點;南寧高新區、南寧經開區、東盟經開區三大開發區完成規模以上産值佔全市的比重達56.14%,同比提高1.73個百分點。
産值超億元企業
2017年産值超億元企業66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7家,完成産值佔全市的96.61%,拉動全市産值增長14.9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702.25億元,同比增長13.63%,規模以上工業利潤227.92億元,同比增長8.17%。
能耗水準持續下降
2017年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98%,能耗水準繼續保持下降。
(記者 韋靜 通訊員 吳保民 王艷 本版統籌:楊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