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專訪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四朵“金花”
2018-03-08 13:39:07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唐志強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紅顏嬌媚承受雨打風吹,拔劍揚眉盡顯豪情快慰。利比裡亞,這裡飽經戰亂,經濟貧困,在這裡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以下簡稱防暴隊)的4朵“金花”,負重前行,用女性獨有的情懷和魅力,在西非大地傳播文明,播撒大愛,詮釋對祖國的忠誠,解讀維和使命的艱巨與光榮。

 

【唐已審】【供稿】【移動端】【焦點圖】(首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內容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專訪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四朵“金花”

女隊員風采照  攝影  趙小新

 

  【唐已審】【供稿】【移動端】【焦點圖】(首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內容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專訪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四朵“金花”

  女隊員史靜到當地孤兒院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攝影  趙小新

 

  蒙羅維亞的中國“Mommy”—— 史靜

  “Mommy……”耳邊飄忽著微弱的聲音,史靜環顧四週,以為只是幻覺。

  “Mommy!”這次聲音清晰,且來自史靜懷裏的小女孩——Antoinette。

  2017年10月18日,防暴隊到蒙羅維亞安娜伊諾克孤兒院給孩子們檢查身體,負責翻譯工作的史靜在面對小女孩的稱呼時,臉刷的一下紅了。

  原來,來自廣西邊防總隊北海機場邊防檢查站的史靜現年25歲,是一名未婚的女檢查員,這是第一次聽到有孩子稱呼她為“媽媽”,這讓她束手無措,只知道微笑地看著手臂緊收的小女孩。

  10月18日,防暴隊醫護人員依次為孤兒院孩子檢查心跳、眼睛、耳朵、喉嚨,Antoinette是最後一個孩子,她的臉因為細菌感染導致多處潰爛,奇癢難忍,她不停地用手撓患處。

  “我來幫你涂吧。”醫護人員拿了一支殺菌的軟膏剛遞給Antoinette,史靜便接過來,柔聲對Antoinette説道。

  史靜把Antoinette攬進懷裏,用棉簽沾著藥膏,輕輕涂在Antoinette臉部的患處,耐心地用英語把醫護人員的叮囑講給她聽。

  涂完了藥膏,史靜抱著Antoinette和大家一起參觀孤兒院,在集體宿舍內聽院長介紹孩子們的情況時,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

  一年來,史靜一有機會就前往孤兒院看望孩子們,給他們帶去食物和學習用品,抱著他們講故事、説心裏話。時間長了,孩子們一看到史靜,就歡呼著“Mommy”跑向她。

  在史靜的眼裏:儘管國籍、膚色、語言不同,但是真誠的眼神、溫暖的懷抱、有力的雙手是建立兩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史靜,你是我們的好朋友、好老師,你幫助我們維護權益,我們不捨得你走,留下來吧。”2018年2月6日,剛果鎮的婦女們得知史靜快要返回中國時,攬著史靜的肩膀説。

  據了解,這些當地婦女都是史靜的“學生”,她們在史靜的課堂上知道了“女人不是弱者”“女人也能撐起半邊天”。

  聽了一個多月的史靜課堂,剛果鎮的婦女們報來喜訊:miracle找了份工作,Susan把被迫輟學的女兒送回學校……

  除了主動幫助當地婦女兒童,史靜還承擔著防暴隊值勤官、翻譯以及日常勤務等工作。自入駐任務區以來,史靜圓滿完成值班備勤200多天,共收發翻譯各類英文郵件共計500余封,保障各項外事會議、活動20余場次,為防暴隊參加培訓、迎接檢查,擔任翻譯30余次,參加常規巡邏、聯合日巡、聯合夜巡、長途巡邏50余次。

  

  【唐已審】【供稿】【移動端】【焦點圖】(首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內容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專訪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四朵“金花”

  女隊員李麗梅正在給當地兒童開展義診。攝影  趙小新

 

  “天使姐姐”——李麗梅

  2017年4月22日,利比裡亞暴發了奈瑟氏腦膜炎,疫情發展迅猛,最近的死亡病例距離防暴隊營區僅12公里。

  醫療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來自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北海邊防支隊的李麗梅是防暴隊的醫務工作者和醫院負責人,組織醫療隊員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為防暴隊員構築了健康防線。

  2017年12月19日,一種被當地稱為“埃博拉泛泛”的奇怪皮膚傳染病傳播迅速,幾天內就有數千群眾被傳染。防暴隊員們也承受著感染的風險和巨大的思想壓力。

  面對死亡和被感染的威脅,李麗梅加大衛生防護力度,帶領醫療隊堅持每日早晚兩次對營區環境進行全面煙霧熏消和藥物滯留消殺,每天對營區環境開展衛生巡查,每週對營區公共場所進行全面檢查,排除所有衛生隱患。

  李麗梅每天工作都是在10個小時以上,有時候累得腰都抬不起來,隊員們看她太累都勸她休息一下。

  李麗梅回答説:“輕傷不下火線,我們的職責是竭盡全力守護全體防暴隊員們的身體健康,這個時候我怎麼能安心休息。”她在傷處貼上幾片膏藥,第二天接著做。

  最終,在醫療隊的努力下,140名防暴隊員無一傷亡、無一感染。防暴隊員們親切地稱呼李麗梅為“天使姐姐”。

  大愛沒有邊界。針對利比裡亞當地醫療條件落後,就醫困難的情況,李麗梅還組織醫務人員力所能及地幫助孤兒院兒童,為他們提供體檢和疾病診療服務。

  2017年12月28日,李麗梅帶領醫護人員到蒙羅維亞市本森威爾社區孤兒院,為孤兒院兒童和員工義診。

  當天氣溫高達40攝氏度,防暴隊醫護人員接診4個小時,先後為110余人進行了體檢,為9名患病兒童進行了治療。

  事後,該院院長斯蒂文動情地説:“非常感謝防暴隊的醫生們來到我們這裡,給我們的小孩進行免費體檢和治療,你們非常專業,醫療水準很高,而我們這裡的醫療條件有限,藥物也十分缺乏,孩子們很少有機會能接受到這樣的全面、細緻、專業的醫療服務。謝謝你們!”

  一年來,李麗梅率領醫療隊先後為中資企業員工、聯利團和大使館人員提供醫療援助20多次,得到當地居民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

  

  【唐已審】【供稿】【移動端】【焦點圖】(首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內容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專訪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四朵“金花”

  女隊員張曉琳正在站崗執勤。攝影  趙小新

 

  “戰地女警”——張曉琳

  ID卡、防彈衣、防護裝具、戰術應急包等20多斤重的防暴裝備在三分鐘之內穿戴完畢。

  這位動作利索、幹練的維和警察是張曉琳,是防暴隊唯一一名女軍事行動官。

  都説女人的潛能是巨大的,而女軍人的潛能更是無窮大的N次方。身高一米六、體重五十公斤的張曉琳是廣西公安邊防總隊北海邊防檢查站檢查員,起初對於防暴訓練並不在行,後經反復磨練,如今她各項軍事技能均不亞於男隊員,特別應對緊急拉動和處置突發情況,她做到依令行事,快速到位。

  “請全體外巡人員領取彈藥,今天外巡目的地是辛科區,二十分鐘後出發。”2017年9月26日,對講機裏傳來分隊長指令,張曉琳迅速穿好裝備,與其他男隊員並肩而行。

  利比裡亞進入雨季後,首都蒙羅維亞市區內偷竊、搶劫等治安違法活動呈上升趨勢。

  按照聯合國規定,防暴隊任務之一就是採用非武力震懾方式,協助當地政府和警力,共同維護和保證當地社會治安穩定,防止暴髮發生。

  外出巡邏,是維和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容不得半點差錯。每次防暴隊車隊駛入蒙羅維亞鬧市區,坐在車內的張曉琳和戰友們就得提高警惕,時刻觀察周邊情況和過往人群。

  車窗外,街道窄小,路面坑洼,城市建築殘破損壞。車隊進入市場附近或市區中心一帶後,車輛和行人眾多,道路擁堵,這給防暴隊的巡邏安全帶來挑戰。

  張曉琳和男隊員不停地用對講機報告周邊人員車輛變動情況,讓所有出勤人員了解每一刻鐘的狀況。

  30多度的車外溫度,到了巡邏車裏就變成40多度的高溫,再疊加厚重的防護裝備,張曉琳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濕。

  高溫天氣下的外出巡邏需要克服脫水問題。“大家在巡邏途中補水時,琳姐都悄悄扭頭看向窗外,她每次出去執行巡邏任務時,都不喝水。”曾與張曉琳共同外出巡邏的男隊員説。

  原來,由於當地沒有公用廁所,為了不影響任務的順利開展,張曉琳在執勤出發前解決好生理問題,並在執勤中堅持不喝水,避免了諸多不便。

  “雖然口乾舌燥,但身體撐得住,只要每次出去能把維和任務完成好,這都是小事。”張曉琳説道。

  事實上,這些困難只是張曉琳執行任務時要克服的困難之一,在外執勤中,她還要與男隊員一同站崗、野外宿營以及共同忍受高溫酷暑、毒蟲侵擾等諸多困難。

  “China good ! ”“ China female officer good ! ” 車隊每次出去執勤,當地居民一看是中國防暴隊,臉上立刻充滿笑容,紛紛豎起大姆指興奮地説。

  “每次聽到當地居民説‘有了中國維和部隊,這裡才變得更加安寧穩定’時,我心裏很自豪,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張曉琳微笑著説。

  據了解,張曉琳維和期間共參與保障各項會議、外事活動共計60余次,參加日常巡邏、長途巡邏、夜間巡邏和聯合演練等各項勤務行動50余次,巡邏里程2000多公里。

  

  【唐已審】【供稿】【移動端】【焦點圖】(首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內容頁標題)傳播文明的使者 播撒大愛的天使—專訪中國第五支赴利比裡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四朵“金花”

  女隊員張瑩正在與當地兒童進行玩耍。攝影  趙小新

 

  “外交金花”——張瑩

  一個瘦削精幹的身影一會忙碌在佈置外事會場,一會忙碌在接待聯利團警員來訪,一會穿插在各個分隊協調人員參加聯利團培訓事宜……

  這個人是防暴隊值勤官張瑩,由於多次順利完成防暴隊國際友人來訪、聯利團警員裝備核查、急救知識培訓等翻譯工作以及外事活動的英文主持,被聯利團選舉支持部主任克羅蒂亞·露佩婭女士讚譽為防暴隊“外交金花”!

  進駐任務區以來,張瑩共計值班130多天,處理200多封郵件,接聽80多次來電,撰寫各類報告300多份。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張瑩説,槍是防暴隊戰鬥隊員的有力武器,而她的法寶就是外語優勢。

  10月2日,防暴隊與聯利團軍事觀察員深入博米州的Maloma村落進行走訪。

  走訪結束離開時,防暴隊員小李與當地一村民眉頭緊鎖,欲言又止。

  察覺這一情況後,張瑩走了小李身邊。小李説這位村民一直在念叨“God blame you(上帝責備你)!”小李百思不得其解,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隨後,張瑩主動與該村民溝通得知,當地居民的英語吞音特別重,其實村民要表達的是“God bless you(上帝保祐你)!”只是直接把字母“Ble”後面的“ss”省略了,所以出現了剛才那一幕。

  消除誤解後,兩位當事人開懷大笑,握手告別。

  語言是文化傳播的有力保障。

  2017年9月,聯利團選舉支持部主任克羅蒂亞·露佩婭女士由於身體不適來到防暴隊一級醫院就診,張瑩負責全程陪同。

  經診斷,克羅蒂亞·露佩婭女士因長期伏案作業、精神壓力過大,導致頸椎增生,壓迫部分神經,從而引起頭痛、失眠等症狀。同時克羅蒂亞·露佩婭接受西藥治療後效果病情容易反復、無法根除。

  防暴隊醫護人員當即採用中醫療法治療克羅蒂亞·露佩婭的病症。

  然而,看到玻璃罐和細長的針,克羅蒂亞·露佩婭面露難色。

  為了打消顧慮,張瑩結合人體構造知識,用英語向克羅蒂亞·露佩婭講述了中醫的發展起源、神奇療效等,引導她接受中醫推拿、拔罐針灸的治療。

  在克羅蒂亞·露佩婭的每一次治療中,張瑩始終陪在她身邊,隨時跟進了解她的身體健康情況。張瑩還為克羅蒂亞·露佩婭建立一份中英文的健康檔案,記錄下每次治療成果,為她掌握了解自己身體的恢復情況提供方便。

  一個月後,克羅蒂亞·露佩婭身體情況好轉,精神飽滿,並向張瑩表達了感激之情,是張瑩讓她領略了中醫文化,恢復了健康,並高度讚譽張瑩為防暴隊“外交金花”!

  四朵“金花”就是一個國家形象的縮影,一支防暴隊的表現就是一個國家的風采。對於中國防暴隊的出色表現,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法裏德扎裏夫這樣評價:你們來自中國,你們的祖國給了你們自信和榮耀,但你們的表現也足以令你們的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供稿 廣西邊防總隊 編輯 唐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