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賀州振興鄉村現魅力
2018-03-21 10:22:48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唐志強

  “以前在外打工,家中老人、小孩成了‘留守族’。今年,我承包了村裏的山地發展産業,就不用一心挂兩頭了。”近日,廣西賀州市鍾山縣燕塘鎮玉坡村村民廖毛行告訴記者。

  玉坡村是一個有著900多年曆史的村莊,現存古民居28棟,是賀州市的傳統古村落之一。目前,玉坡村正依託村內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廖毛行是經過玉坡村黨支部書記廖光亮的動員,決定留下來的。

  無獨有偶。今年春節期間,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雙瑞村村民黎延龍主動放棄國企單位高薪,依託村裏的産業基地,帶領村民種植蔬菜“奔富路”的故事,一時被傳為佳話。

  近年來,勞動力回流,人才回歸的故事,每天都在賀州上演。賀州鄉村的魅力為何這麼大?

  農業是有奔頭的朝陽産業

  今年,受天氣影響,鍾山縣燕塘鎮燕塘村委雲洞黑木耳種植基地種植的50畝黑木耳有所減産,基地負責人廖繼竹卻信心滿滿,“我不僅要再擴大種植面積,還要爭取建個制棒廠,這樣收益就更可觀了。”

  發展黑木耳種植是賀州市重點推廣的農業産業和扶貧産業之一。黑木耳種植採取“稻耳輪作”的模式,不僅不搶農時,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冬閒農田,廖繼竹看中的就是這一點。他告訴記者,種糧有糧補,賣給國家還能享受保護價;種植黑木耳也有補貼,成品幹木耳廠家以每斤25元的價格收購,投入少,風險低,好好幹肯定有賺頭。

  阡陌縱橫的田地間,果樹整齊排列,蔬葉旺盛生長……這是位於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新興寨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園呈現出的景象。這個被譽為“不見炊煙氣,一樣聞飯香”的村莊2017年入選“全國美麗宜居村莊”榜單,示範園內的蔬菜全部採用無公害方式種植,曾經有廣東客商慕名而來,提出每天要訂10000斤有機蔬菜。

  “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創建農業示範區,實現産業興旺,是賀州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和競爭力的主攻方向。”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表示,近年來,賀州全面啟動“自治區、市、縣、鄉”四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按照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産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産業化的要求,加快推進特色示範園區創建。目前,累計整合項目資金20.32億元,啟動創建示範區81個,已獲自治區認定的各級示範區55個。

  綠色生態,是賀州最好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亮的品牌。去年,賀州市秋冬菜種植面積達100萬畝,總産量170萬噸,約120噸銷往粵港澳大灣區。賀州市正豐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則是賀州供港蔬菜的“龍頭老大”。問起賀州的蔬菜為什麼在粵港澳地區這麼吃香,“綠色、安全、放心”,正豐現代農業公司基地部經理李林道出了吃香的理由。

  近年來,賀州市率先在全國實現“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全覆蓋;建成廣西首個供港澳蔬菜檢驗檢疫備案基地,61個鄉鎮均建立蔬菜農藥殘留流動監測站,獲得“三品”(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産品)認證企業達57家,認證面積超過了20萬畝,認證産量達10萬噸,通過廣西富硒協會認定的富硒農産品品牌有13個,全市有10個農産品獲得國家農業部地理標誌農産品登記保護。

  賀州市還先後與廣東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合作共建“菜籃子”蔬菜生産基地,實現産供銷雙方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與香港漁農署合作啟動供港蔬菜“直通車”項目,農産品直供香港;與台灣共建兩岸青年農業創新園區,獲得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與廣西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建賀州市健康長壽産業研究院;在深圳、廣州成功舉辦廣西賀州名特優農産品交易會,不斷拓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市場。

  農民是讓人羨慕的綠領職業

  近年來,賀州市採取理論課程講授、田間實訓教學等方式對農民進行專業培訓積極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農民正成為讓白領、金領、藍領羨慕羨慕的綠領職業。

  “過去,有種當農民不受人待見,低人一等的錯覺。一是缺乏對自我價值的有效認識。二是自身‘含金量’不高導致的。”在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的科技育秧大棚內,立志要當“農場主”的雙瑞村黨支部書記劉澤輝説。

  春節期間,劉澤輝將這些年取得的“紅本本”曬在微信朋友圈中,瞬間點讚無數。近年來,劉澤輝先後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和貧困縣科技人員業務能力提升培訓,學習了現代特色農業知識,武裝了頭腦,開拓了眼界,對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趨勢和農産品市場的把控,都有獨到的見解。

  “這沃柑才種了3年,你看這長勢多好,因為我有技術,所以我的果也比其他果農種得好。”鍾山縣職業農民廖月生的果園鬱鬱蔥蔥,廖月生穿梭在果林中,仔細查看每株果樹的生長情況。

  “以前我説技術好,人家可能不服,但現在我可是有證的。”廖月生向記者亮出一本綠色的“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這證書是他經過幾個月培訓,並通過專業機構評定,才拿到手的。

  目前,賀州已有近3000名農民經過培訓及考核評定獲得了“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涉及水果、蔬菜、水稻、畜牧等專業。

  賀州市農業局局長劉志勇介紹説,“在同等條件下,對已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賀州在教育培訓、農業項目、土地流轉、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扶持上給與傾斜,支持其規模化、産業化地開展農業經營。”

  據了解,賀州新型職業農民分為生産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3類,並設初、中、高3個等級,是對農民技能水準、從業素質的一種認可。同時,職業農民也需要一些基本的認定條件,比如生産經營型農民,種植類糧食種植要50畝以上、水果類種植要50畝以上、蔬菜類種植面積10畝以上等。

  “發展現代農業沒有技術真不行,現在我是一名真正的職業農民了。”賀州市平桂區羊頭鎮的農民潘紹川,先前種了10多畝水果,由於技術跟不上,收益一直都不是很好。通過參加生産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他掌握了現代農業技術,果場面積越來越大。用他的話説,“當職業農民每天和太陽對抗,人曬黑了,果變靚了,荷包鼓了”。

  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如何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賀州市市長林冠向記者介紹到:“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賀州市注重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改善農民精神風貌,農村農民煥發了出新氣象。”

  一手拿鋤頭,一手拿毛筆,在鍾山縣石龍鎮一個普通的村莊裏,竟有幾百人愛好起書法,並且拿起毛筆把字寫得像模像樣,彰顯了一位位農民書法家的風采。

  走進這個遠近聞名的“書法村”,翰墨飄香的文化氛圍便瀰漫開來。村口的門牌對聯是本村人寫的書法,然後雕刻上去的,已經有200多年曆史。鐘玉旺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水準的地道農民,每到農閒或者逢年過節時他都會來到村裏的文化室練習寫書法。在他的帶動下,村裏很多人逐漸喜歡上了書法。老年人茶余飯後,中年人忙完農活,孩子們做完作業,總是很自然的拿出筆墨紙硯練習書法,整村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近年來,賀州市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願,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

  賀州還率先在廣西推行自籌資金、自主建設、自我管理、財政獎補“三自一補”和政府出資、群眾出勞“兩齣”運作模式,按照一個黨建理事會、一個農民休閒公園、一條環村綠道、一個文體場所、一處水面景觀、一個整潔環境“六個一”建設標準,採取整村推進、整合項目、集中資金的辦法,加強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深入開展“村屯綠化”“飲水凈化”“道路硬化”“産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專項活動和“美麗鄉鎮”“美麗村屯”“美麗家庭”創建活動,推行“承諾+督查+曝光+問責”的“四步”工作法,推進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建設常態化規範化、法制化。目前,賀州共建成58個自治區級生態村、483個市級生態村。

  綠樹成蔭,果香陣陣,鳥音花容……走在賀州市八步區蓮塘鎮馬鞍寨的村道上,美麗整潔的鄉村景色讓人耳目一新,交織成一幅如詩如畫的美麗新農村壯錦。

  近年來,馬鞍寨村民先後自發自願投入資金近300余萬元,自發自覺自主地開展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屋前屋後“微田園”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文化鄉村旅遊和特色産業,開發百香果、香菇、草莓種植基地,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昔日的馬鞍寨村容村貌較差,村道窄小,山塘臭哄哄,垃圾靠風刮,如今的馬鞍寨,山綠了,路平了,水清了,村民笑了……宛若一顆璀璨的明珠,正以其全新的面貌向世人揭示何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賀州還結合全域旅遊示範市建設,大力發展生態鄉村旅遊,推動美麗生態村屯建設提質升級。

  富川朝東鎮岔山村是“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當地黨委政府創新推出“古道+古村+美食+互聯網”鄉村旅遊運作模式,讓商業級無線WIFI在深山古村免費覆蓋,同時開發古道油茶、古道梭子粑粑等特色農家美食。一時間,前來岔山旅遊的遊客紛紛將古道、古村的景色和大量美食通過WIFI分享到朋友圈,每個遊客都在為岔山村免費“打廣告”,岔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目前,賀州共建有鄉村旅遊點41個,星級鄉村旅遊區11個,星級農家樂30處,發展農業旅遊示範點9家,有32個美麗鄉村示範點開設民宿、客棧和鄉村酒店旅館。賀州市旅發委的統計顯示,2018年春節長假期間,賀州市共接待遊客76.3萬人次,同比增長31.95;實現旅遊消費4.21億元,同比增長35.7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