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潛在危害仍然長期存在 將防控“黃魔”進行到底
2018-03-28 14:30:57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agui

  廣西防控黃龍病的力度一直在加強,有力促進了柑橘産業的持續發展。這是鹿寨縣平山鎮政府邀請縣農業局植保站專家為果農現場傳授黃龍病防控技術。 楊繼強/攝

  本報記者 陳 靜

  “柑橘黃龍病可防可控,但目前尚無藥可治。”在3月15日的全區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培訓班上,這句話被多次提及。

  作為全國第一大柑橘産區,廣西與柑橘死敵“黃龍病”的戰鬥從未停歇,並建立了一整套科學、高效、實用的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病株率連續3年控制在2.0%以內,將“黃魔”關在了可控的籠子裏。

  “只有遏制住黃龍病的危害與蔓延,才能守住我區的柑橘優勢産業,全面提升産業地位,朝著安全、持續、健康的方向發展。”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王凱學説。在農業部門加強培訓後,目前我區各地正掀起一股防控熱潮。

  防“黃魔”—— 柑橘産業成敗關鍵

  柑橘黃龍病是世界柑橘生産上的毀滅性病害。它的可怕之處是無藥可治。歷史上,巴西聖保羅州、美國佛羅裏達州等許多種植柑橘的國家都曾因該病造成重大損失。近幾年,柑橘黃龍病在國內各柑橘産區呈流行趨勢,江西贛南臍橙因病損失過億元,廣東超過百萬畝柑橘發生黃龍病,湖南南部等地許多農民由於柑橘黃龍病流行一夜返貧。

  廣西也曾吃過“黃魔”的大虧。作為柑橘黃龍病的老病區,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黃龍病就曾重創我區桂南、桂中多個柑橘産區,許多地方不得不就此放棄種植。2000年前後,柑橘黃龍病在我區大面積蔓延,2005年病株率達到6.45%的歷史高點。2005年開始,我區通過“三板斧”技術措施,“斷臂求生”,大量砍除病樹,到2010年病株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並連續幾年控制在1.2%左右,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由於柑橘面積的迅速擴增,病株率又有所反彈。

  數據顯示,2017年我區柑橘種植面積達681萬畝,産量685萬噸,柑橘産量佔全區水果總産量的40%以上,是我區邁入百億元産值的第一大水果種類,種植面積和産量都位居全國前列,已經成為我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和我區農業産業的一張名片。甚至出現了砂糖橘果園畝收入超10萬元、100畝沃柑果園收入500萬元的典型。柑橘産業“不能傷”也“傷不起”,否則,將給我區廣大農民帶來嚴重損失,給我區柑橘産業造成重大影響。

  戰“黃魔”——

  全區上下眾志成城

  歷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我區大部分柑橘主産縣、鄉鎮都成立了政府層面的黃龍病防控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政府主導、農業部門主抓、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柑橘黃龍病疫情防控機制。

  隨著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項目資金的投入,自2016年以來,中央財政投入了5500萬元、自治區財政安排了1600萬元,全力支持我區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各地也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持,加大對柑橘黃龍病防控的投入。

  在自治區農業廳指導下,我區廣泛應用“種植脫毒種苗、防治傳毒木虱、清除染病植株”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防控技術模式(俗稱“三板斧”)。各級植保機構加強疫情監測調查,及時掌握髮生動態,為科學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實踐中,我區不斷豐富疫情防控技術內容、創新組織方式、完善治理體系,探索推廣網棚育大苗、網棚種植網、格化種植等種植模式,輻射和帶動廣大農民應用綜合防控技術,建立村規民約,形成村民間自我約束、相互監督的機制,為柑橘黃龍病長期治理打下良好群眾基礎。

  與自治區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相結合我區建立了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推廣黃龍病防控“三板斧”技術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先進植保機械。2017年,全區建立了自治區級以上柑橘黃龍病防控示範區44個,核心面積30余萬畝。項目實施過程中突出政府推動、聯防聯控,採取整村、整片統籌推進,輻射和帶動廣大農民應用綜合防控技術,提高農民自主防控水準和防控能力。

  我區農業部門通過舉辦各種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培訓班,大力宣傳“柑橘黃龍病可防可控、但目前尚無藥可治”的理念,全區上下對柑橘黃龍病的危害和防控逐步形成了共識。農民對柑橘黃龍病由“要我防治”變為“我要防治”,逐步把選購健康種苗、防治木虱、清除病樹作為自覺行動,為持續綜合治理柑橘黃龍病打牢了思想和群眾基礎。2017年,我區全年共開辦培訓班160期,發放資料17萬份,培訓農民2萬人次,群防群控意識不斷增強,全面促進了面上的黃龍病防控工作。

  隨著政府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組織迅速發展,很多主産縣(市、區)通過公開招標採購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或與專業化合作社達成協定等方式,採用飛機、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大型施藥機械開展社會化、規模化、統一化防控柑橘木虱,進一步提高了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涌現出一批統防統治服務組織。

  伏“黃魔”——

  仍有不少短板待補

  儘管與“黃魔”的戰鬥初見成效,但由於我區種苗供應不足,失管果園零星分佈廣等原因,柑橘黃龍病的防控工作還沒有完全到位,形勢也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區仍有68個縣份發生了柑橘黃龍病,發生面積39萬畝,佔柑橘種植面積的5.7%。目前我區待補的短板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健康種苗供應不足。目前柑橘産業效益不斷攀升,農民積極性非常高,種植面積迅速擴張,目前配套規範的育苗基地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種苗供應的要求。而無病苗生産成本較高,加上當前的《種子法》規定農民自繁自育的多餘苗木可以銷售,所以一些業主為牟取暴利,在育苗時不按照規程操作,甚至摘取帶毒果樹進行接穗育苗,導致一些帶毒種苗流入市場,疫情有隨時爆發的可能。

  農民分散種植,失管果園成為隱患。由於大部分農民分散種植經營,使得統防統治木虱不能全面推廣應用,同時農民外出打工人口增多,留下的果園缺乏管護,房前屋後零星種植的芸香科作物防控不及時有效,成為病蟲發生集中地,許多地方在清理病株時由於戶主不在場也難以進行,從而成為病原清理的死角和疫情再度蔓延的根源。

  病樹清理是薄弱環節。許多果農在黃龍病已明顯發生時為了多收一點果,聽信不良商販虛假宣傳肥料可治黃龍病,胡亂用藥,捨不得及時清理病樹,對周邊果樹果園造成嚴重的連帶威脅。

  個別地方政府認識不到位,産生懈怠麻痹思想。積極性不夠高、行動不夠迅速、工作力度不大,導致防控措施沒有及時落實、防控任務沒有按期完成,出現了沒錢不幹事、有錢也幹不成事的情況。實踐證明,凡是黃龍病防控好的地方,都離不開政府的高度重視。

  “防木虱,砍病樹,種無病苗”是防控黃龍病的“10字方針”。自治區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説,掌握要領積極防控就可以將“黃魔”危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