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從擺地攤到網上叫賣 ——福綿區創業者唐悅的蝶變
2018-04-02 17:24:39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創業故事

  本報記者 閉初健

  “雖然公司的品牌已經打響了,但還要進一步發展。”3月30日,剛從外地洽談業務回來的玉林市月之悅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悅告訴記者,公司今年擴大了業務,一家新的服裝廠已經開業。

  當年靠擺地攤賣“跳樓價”牛仔褲的福綿小夥子,回到“褲都”玉林市福綿區創辦服裝廠,並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褲子,成為福綿區第一家通過電商銷售褲子的企業。有人説,唐悅是當地服裝業的一枝新秀。

  2000年,唐悅初中畢業後,在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市場一家服裝批發檔口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憑著一腔學藝熱忱,他一幹就是5年。

  2004年,唐悅向朋友借了一筆錢,投入10多萬元在沙河開了一家士多店。由於沒有經驗,第一次經營生意失敗,血本無歸。這對夢想經商致富的小夥來説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儘管身處逆境,但唐悅經商致富的理念卻從未動搖。2005年,唐悅從一些服裝廠低價處理牛仔褲中看到了商機。他在廣東沙河低價收購牛仔褲,運到東莞加工,然後踩著三輪車運到圩場擺地攤叫賣。後來還買了一輛貨車,請了13個工人,一起運貨到各圩鎮叫賣,還轉手批發賣到全國各地。賣完這批褲子,唐悅獲利潤50多萬元,賺到了經商後的第一桶金。

  要創業就要敢為人先。經歷打工、擺地攤的磨煉後,唐悅更加堅定投身服裝行業的決心。2011年,他回到家鄉,投資50多萬元,創辦了玉林市月之悅服飾有限公司。第一年,招了30多名工人,生産女牛仔褲30多萬條,批發到廣州,獲利30多萬元。2013年,摸索到成功經驗後,又擴大生産規模,招工150多人,年生産女牛仔褲100萬條,其生産規模位居玉林服裝企業前列。在企業林立的福綿區,唐悅逐漸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傳統服裝生意,在福綿已經沿襲了30多年。福綿區的服裝老闆在廣州服裝批發市場開設檔口,接下訂單後轉回福綿加工。但近年來,受網絡購物的影響,檔口生意的日子愈發艱難。唐悅説:“按照這種形勢,堅守檔口沒有出路,發展電商平臺才能打開局面。”

  唐悅認為福綿服裝産業再度崛起的突破口就是發展電商。2014年,他在福綿租下一棟5層20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發展成為電商創業園。

  唐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檔口每年的運營成本約60萬元,而運營一個電商平臺只需10萬元左右。省去批發商這個環節後,價格優勢就相當明顯了。

  憑著滿腔志氣和幹勁,唐悅成就了自己的夢想。現在,月之悅公司工人已經發展到400多人,年産褲子200萬條,有1/3通過電商平臺賣出。

  唐悅説:“做褲子和做其他工業産品並沒有本質的不同,該有的核心優勢一樣都不能少。我要做電商‘領頭羊’,就更要練好內功,只有將企業整合起來,做好供應鏈資源,然後再做好品牌,我相信福綿服裝産業一定會重新崛起。”

  唐悅認為,公司取得今天的成績,除了善於科學管理,還要實行人性化管理,注重培養人才,帶領更多的人辦服裝廠致富。如今,他培養出來的10多名員工,已經自主創業辦起了服裝廠,有的服裝廠年産值已經超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