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寧發佈今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
2018-04-02 11:28:33  |  來源:南寧晚報  |  編輯:唐志強

  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1.5%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在鞏固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的基礎上,啟動建城區外黑臭水體整治;噪聲環境達到良好水準……昨日,記者從南寧市環保局獲悉,《2018年南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日前下發,將聚焦空氣、水體、土壤、噪聲污染等領域的關鍵問題,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鞏固提升城市生態宜居水準。

  主要預期目標

  1 大氣環境品質:

  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1.5%及以上,PM10、PM2.5年均濃度不超過61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在自治區下達的目標範圍內。

  2 土壤環境品質:

  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重點行業企業重金屬排放總量控制在自治區下達的目標範圍內。噪聲環境達到良好水準,核輻射安全可控。

  3 水環境品質: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左江、右江、武鳴河、邕江、鬱江、清水河等6條主要河流國家考核監測斷面以及大王灘水庫、西津水庫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達到100%;在鞏固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的基礎上,啟動建城區外黑臭水體整治;地下水品質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

  有哪些舉措

  1 推進城區大氣污染監測網格化建設

  制定2018年和今後三年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編制大氣環境治理問題清單,建立臺賬。2018年6月底前編制大氣環境品質穩定達標計劃。推進城區大氣污染監測網格化建設,建設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到街道(鄉鎮)一級,將武鳴區及各縣的大氣治理納入常態化考評。

  健全完善部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開展機動車尾氣、燃煤鍋爐淘汰(建成區35蒸噸及以下)、餐飲油煙、煙花爆竹禁燃限放、農作物秸稈及生活垃圾露天焚燒等專項整治。

  2 開展“市區水環境品質管理提升年”

  開展“市區水環境品質管理提升年”,開展38個黑臭河段水質抽查監測,強化邕江、內河沿岸工業企業、規模化養殖場執法檢查。同時,完成邕江上游引水工程一期工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落實河長制方案及相關配套制度、考核辦法,制定《南寧市環境保護局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配合河長制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河長通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督促加快三塘、五象污水處理廠負荷率提升和江南污水處理廠三期、埌東污水處理廠四期、三塘污水處理廠水質提標改造及二期擴建。

  3 規範整治交通運輸鳴笛行為

  開展“市區聲環境品質改善攻堅年”,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依法查處噪聲環境違法行為,及時查處解決信訪投訴。開展南寧市聲環境功能區劃修訂。同時,組織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12個環境品質監測及信息發佈點,升級7個噪聲功能區監測站。

  4 完成102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

  實施《南寧市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完成102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任務。組織實施廣西左右江流域革命老區(南寧)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項目,持續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此外,加大邕江和大王灘飲用水水源地周邊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在重點湖庫、飲用水源等區域探索實行“環水有機農業”新模式,實現水質保護與農業生産、農民增收協同促進。 (記者 黎兆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