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姑娘織漁網 供圖 港口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4月17日,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華僑村舉辦“三月三中國夢漁港夢”主題民俗表演活動,率先唱響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活動。
“好耍就到華僑村唉,疍家婚禮等你來,海上魚蝦好豐富啊,幾多遠方客人來啊。”疍家文藝隊用本地方言傾情演唱的《歡迎你到疍家來》拉開了活動序幕。
活動現場,老一輩疍家人向大家展示了“織漁網、噴索仔、絞大繩”等傳統技藝。而另一邊,漁家姑娘火熱進行“開螺、開大蠔、挑螺”大比拼。現場的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笑聲連連。
華僑村村民吳廣寬老人與同伴展示了噴索仔方法。他説,這些手工製作傳統捕魚工具的技藝是從老一輩那裏學來的。“拖網、撥網、釣江等工具全部都是自己手工做的。小時候父親教我們織網來打漁。如今我們也教自己的孩子,傳統技藝要一代傳一代才行。”
疍家噴索仔技藝展示 供圖 港口區委宣傳部
據了解,像這樣的傳統絞大繩在20年前就已經被現代工藝設備所取代。此前漁民所用的纜繩都是手工絞編的。纜繩的原村料主要以關草、麻為主,一般一條作為主纜繩的船纜直徑都要超過6釐米,其它的船纜則根據不同尺寸作不同用途。華僑村村民林紀福説:“大繩就是用來確保漁船安全的,每艘船都要有這樣一根大繩來固定漁船。”
挑小螺比賽備受群眾歡迎 供圖 港口區委宣傳部
港口區企沙鎮文化站站長張紅飚表示,“三月三”舉辦民俗活動,目的是為了把織漁網、絞大繩、噴索仔等這些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民族文化永不間斷。(文李林霞 蘇勝彬 編輯 唐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