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駱越方國研究》成果證明:南寧武鳴區是駱越文化中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  2018-04-19 14:13:09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冼敏):4月17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駱越方國研究》首發式暨武鳴駱越文化開發研討會在南寧武鳴區舉行。會議由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和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共同主辦。項目專家介紹了《駱越方國研究》的主要成果,證明武鳴是駱越文化的中心。

  《駱越方國研究》一書近日正式出版發行,專著的主要內容是論證駱越文化的發源、中心、主體均在中國,駱越人是南海和古海絲路的開拓者,駱越方國在嶺南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專著特別詳盡地舉證駱越方國的發祥地和最早的國都就在大明山南麓的武鳴。這一研究成果對於武鳴區駱越文化的挖掘和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負責人、著名壯侗語族民族歷史文化學家、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梁庭望介紹了這一項目的緣起、內涵和意義。他指出,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壯侗語族民族(包括壯、侗、布依、黎、傣、水、仫佬、毛南等民族)的共同祖先駱越人,已建立起中國嶺南地方政權“駱越方國”。駱越方國主要中心在今武鳴區大明山南麓馬頭鎮到駱越鎮(地圖標為陸斡鎮)一帶。駱越方國地域廣大,包括廣西西江以南,廣東西南部,海南島,南海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中國島礁及相關海域。駱越方國創造了繁榮的稻作文化,留下了輝煌的花山岩畫,開發了南海和海上絲綢之路,培育了聞名世界的合浦南珠。

  在主題發言中,項目副主編、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從古墓群、祖廟和祭祀壇、駱越地名、古城鬼圩、民俗、文物等方面,對駱越古都城作了論證,指出駱越方國最早的都城就在武鳴區的大明山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副會長黃漢儒則作了有關駱越方國醫藥對中華醫藥的貢獻、大明山地區是中華醫藥重要源頭的主題發言。

  此外,專家們還就武鳴駱越文化的開發問題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如:建議恢復陸斡鎮的原名駱越,將武鳴河改為原來的名稱駱越江或龍母江,修復大明山駱越王廟、建設駱越祭祖文化園、建設駱越長壽養生文化基地等,將武鳴建設成為駱越文化的高地,全力建設駱越古都旅遊景區。

  廣西區黨委原副書記潘琦在總結性發言中對《駱越方國研究》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駱越方國研究》立意高遠,為維護國家領土安全和文化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建議恢復駱越古都,設立駱越文化論壇,建設一個駱越文化博物館,在大學設立一個駱越文化研究生班,各中小學也把駱越文化列為教育內容。

  

  

編輯:趙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