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壯錦傳人:讓古典藝術跟隨社會潮流“行走”起來
中國新聞網  2018-04-24 11:33:42

  摘要提示:坐在一架傳統的壯族竹籠機前,年過六旬的廣西壯錦傳人譚湘光熟練地編織一匹素花壯錦布,數百根細長的棉線、麻線在她的巧手下經緯交織出瑰麗的錦緞。

  4月11日,廣西南寧,民眾選購壯錦産品。壯錦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是廣西賓陽人,16歲拜師學藝,織錦幾十餘年,其設計的手工壯錦系列産品曾多次在海外展出。

  中新社南寧4月22日電 題:廣西壯錦傳人:讓古典藝術跟隨社會潮流“行走”起來

  作者 鐘建珊 蔣雪林

  坐在一架傳統的壯族竹籠機前,年過六旬的廣西壯錦傳人譚湘光熟練地編織一匹素花壯錦布,數百根細長的棉線、麻線在她的巧手下經緯交織出瑰麗的錦緞。

  4月18日至22日,廣西舉辦盛大的“壯族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活動。譚湘光帶著自己設計的壯錦作品,向赴桂參加節日慶典的台灣青年展示;並讓年輕漂亮的模特穿上以壯錦製成的時裝,錄製廣西電視臺潮流服裝類節目《時尚中國》,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

  壯錦是廣西壯族地區一項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藝品,以結構嚴謹、色彩鮮明、風格粗獷為特色,在古代曾為進貢皇室的珍品;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傳承歷史逾千年。

  4月11日,廣西南寧,壯錦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展示壯錦服飾。譚湘光是廣西賓陽人,16歲拜師學藝,織錦幾十餘年,其設計的手工壯錦系列産品曾多次在海外展出。

  “從16歲開始學習,我織了快半個世紀的壯錦,如今我的夢想是讓更多年輕人喜愛這門技藝,並讓它傳承下去。”譚湘光説,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壯錦技藝不斷更新:製作原料從棉線、麻線發展為彩色絲光線、晴綸線;從傳統的竹籠機到如今適用於批量製作的機床;圖案從傳統的二龍戲珠、回紋、水紋、花卉等擴充為蟒龍紋、龍鳳朝四寶、雙魚紋以及各類現代設計圖形。

  儘管如此,壯錦依然面臨傳承危機。“培育一名全能的壯錦藝人至少需要十年以上。”譚湘光説,如同諸多瀕臨傳承斷層的傳統技藝一樣,壯錦存在著人才培育週期漫長,産品生産效率低、利潤微薄,創意設計落後等瓶頸。

  她説,壯錦如今被人們當成古典藝術,裝裱進畫框,挂在墻上裝飾。如何讓“挂”在墻上的古典藝術融入社會潮流,“走進”年輕人的生活?譚湘光對此思考並大膽創新。目前,她已成立了廣西湘光織錦坊,專門研發設計壯錦潮流産品;創立了廣西賓陽縣譚湘光織錦坊,培育民間壯錦手工藝人。

  譚湘光説,她時常跟進國際最新服裝潮流,將壯錦元素融入服飾中作為點綴,設計各類服飾;並用壯錦製作成女士化粧包、平板電腦保護套、馬桶圈坐墊、耳環、搖扇、文件袋等産品,放在網絡上銷售。

  “在保障傳統技藝精髓的前提下,應打破思維桎梏,將壯錦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譚湘光説,她“試水”設計了一系列融入壯錦、壯繡的現代婚紗、旗袍,目前已有産品面世,不少廠家主動聯絡希望合作。此外,她還為中國—東盟研究院等國際機構提供文件袋、公文包等壯錦産品“私人訂制”服務,以拓寬壯錦在市場上的産業化發展道路。

  為擴大壯錦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譚湘光曾帶著壯錦作品參展中國—東盟博覽會,製作巨幅壯錦作品參與“慶祝香港回歸”相關活動,赴馬來西亞進行手工編織織錦工藝表演等。2018年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當地官方計劃于12月舉辦系列慶典活動。為讓壯錦在慶典上“亮相”,譚湘光正帶領她的創作團隊,加緊設計、製作壯錦産品。

  “隨著年紀漸增,我如今每年親手製作的壯錦數量越來越少。”譚湘光説,2016年,她的小女兒遠嫁美國,她將自己用了多年的一部竹籠機作為嫁粧,不遠萬里郵寄至美國,“這是一個母親的心願,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將壯錦技藝傳承下去,走向海外”。(完)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