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里秀美邕江:一灣江水穿城過 吟唱兩岸民族風
南寧晚報  2018-04-26 09:46:19

  “岸回帆影疾,風逆鼓聲遲,萍葉沾蘭漿,林花拂柳旗……”大唐年間,監察御史李嶠乘船回朝時,以唐詩《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描繪了在河水豐盈、寬闊平緩的邕江行舟時的情景。宋代詞人秦觀則對南寧留下了“魚稻有如淮右,溪山宛若江南”的讚嘆。

  千百年來,邕江平靜安詳地流淌,滋潤了南寧這方水土,而相沿積久、廣為傳承的民風民俗,恰如一首首源於生活的抒情詩,閃耀著一個地方,一段歷史的光華,更喚起人們對南寧的古老記憶。

  傳統民俗

  豐富活動具有鮮明地域特色

  鶯飛草長春風暖,正是歡歌踏舞時。“壯族三月三”的余韻尚未褪去,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八方遊客感受到藝術風格獨特、民族特色鮮明、地域色彩濃郁的壯鄉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南寧,因民間信仰而流傳至今的傳統民俗可謂深入人心。“古時,人們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加上對於災禍病疫的恐懼,只能依靠宗教信仰以慰心胸。”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梁肈佐舉例説,壯族萬壽節、壯族芭蕉香火龍、南寧大王節、斑山廟會等以祭祀、祈福為主的非遺項目均源於古老的民間信仰。

  歲月更迭,曾經寄託信仰的“神”在民眾心中多了一分人情味,也更具鮮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南寧花婆節。南寧花婆節根植于花婆信仰,乃南寧先民對“花”圖騰崇拜的遺風。據民國劉錫蕃《嶺表紀蠻》記載:“僮(壯)俗祀‘聖母’。陰曆二月二日,花婆誕期,搭綵樓,建齋醮。”南寧花婆誕辰各地不盡一致,隆安縣以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為花婆誕辰,南寧市郊的平話人聚居地則在農曆三月初六過節。

  而在邕寧區蒲廟鎮,花婆節則被賦予了積德行善的寓意。相傳在蒲廟鎮五聖宮對面的碼頭,有一位樂善好施的阿婆常常給過往商客賣粥,如碰上窮人總會免費施粥。鄉親們為了紀念她,不僅建了花婆廟,還會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二舉行紀念活動。58歲的黃素榮是當地花婆隊的一員,“節日那天,我們會舉辦花婆施粥、放花燈、巡遊等民俗活動,發揚蒲廟花婆的精神”。 她一邊形容節日當天的盛況,一邊念起白話民謠“花婆粥,滾碌碌,慢慢食,都有福。食了粥,身體好,家業旺,心舒服……”

  民間娛樂

  傳統活動融入民間藝術色彩

  南寧,駱越民族的聚集之地,在壯族百姓眼裏,龍母是珠江流域的水神。自古以來,龍母誕便是盛大的節日。《德慶州志》十五卷雲:“以八日為‘龍母誕’,帆檣、河艦往來于悅城水口者,鱗集賽祝,醵金演戲,歲以為常。”意思為,龍母誕時,乘船來龍母廟的朝拜者絡繹不絕,人們聚集在一起舉行各種祭祀活動,湊錢請戲班子演戲以娛龍母。

  以西鄉塘區壇洛鎮為中心,廣泛流傳于南寧市沿江地區的下楞龍舟節便起源於古駱越人祭水神的習俗。在2000多年前的駱越古國時代,端午賽龍舟是左江流域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而下楞村龍舟節可謂融祭祀和體育競技于一體。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下楞村都會舉辦龍舟節,內容十分豐富。比如,龍舟賽前要做一系列的儀式,有祭龍、點睛、擺頭、翻身、下水等,龍舟賽後還有頒獎遊街、拜祭祖先、百家宴、放河燈、供奉河神等儀式。

  如今,傳統的祭祀和節慶活動融入了更多的民間藝術色彩。壯族師公戲便是在民間宗教祭祀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並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廣泛吸收了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傳説,兼具故事和彩調的特點,逐步形成根植于鄉土,表演諧趣、表現農村生活的戲劇藝術形式。“每逢重大節日,邕江兩岸的老百姓都有看戲的習慣,邕劇和粵劇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梁肈佐介紹説,邕劇和粵劇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位於解放路的新會書院更是邕劇的傳承基地與展示中心。

  新會書院始建於乾隆初年,是南寧市迄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築,見證了前清時期南寧商業的興旺,以及解放路作為老南寧商業中心的繁榮景象。透過邕劇藝術與嶺南傳統建築的完美融合,這座古老的建築也成為南寧和廣西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

  生活習俗

  水上嘆歌在岸上落地開花

  古老的邕江記錄著駱越民族塵封久遠的歷史和多彩文化,更孕育了靠水而生的船家人,衍生出獨有的生活習俗。曾經,居住在南寧邕江一帶的疍家人,無論嫁女還是娶妻,都要在船上舉辦隆重的疍家婚禮。65歲的梁碧雲從小在船上長大,1979年出嫁時,梁碧雲辦的就是疍家水上婚禮。

  “傳統的疍家婚禮十分煩瑣,所有流程走完要三天三夜,當年我結婚時程式已經簡化了許多。”梁碧雲回憶道。與陸地的婚俗不同,疍家婚禮不僅講究禮儀,更講究對唱,而婚禮的最大亮點,就是通過對唱疍家歌將疍家人的傳統婚姻觀點灌輸給新娘。按照傳統,新娘在登上新郎的迎親船之前,先邀請船家姐妹以及親戚在自家船上舉行放歌堂和“繞臺圍”等儀式,表達自己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以及和娘家人難捨難分的親情。隨著疍家人逐漸遷居岸上,與陸上居民通婚,水上疍家婚禮也隨之消失,但口耳相傳的嘆歌唱腔和唱詞依然深植于疍家人的血脈之中,這一傳統形式也被很好地傳承下來。

  4月16日,梁碧雲準時來到位於江南區江南路東社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疍家婚禮》傳承基地活動室,當天是疍家婚禮嘆歌隊每月16日固定排練的日子。在梁碧雲的帶領下,陣陣嘹亮的白話嘆歌就像邕江水川流不息,韻味悠長。

  “晚來瀟灑,去聽姐妹歌聲歡連連,姐妹歌聲連連歡,借問歌堂在哪邊。”

  “唱就唱,一夜五更沒幾長,七宿落地光星起,三掌過河天大光。”

  “潮蘭鼓打五更天大光,眾群姐妹好梳粧,梳粧便梳龍鳳簪,頭上金叉十二行,手龍戒指十三雙,沒見一雙慢慢找,莫來吵鬧你爺娘。”

  (文中部分資料參考自韋韌編著《龍母史話與傳説》;羅世敏主編、嚴風華撰文《文化南寧:民間記憶》;南寧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編《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圖典(2011—2015)》)(記者 陳蕾)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