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平樂文旅融合撬動縣域經濟
廣西日報  2018-05-15 13:11:08

  原標題:平樂 文旅融合撬動縣域經濟

  廣西日報記者 李春生 韋宏寧 通訊員 陶彩忠 陳麗平

  “一樣的漓江,不一樣的風光”,為期4天的平樂媽祖文化旅遊節近日落下帷幕,吸引眾多遊客的同時,也讓平樂縣人氣飆升。

  明星薈萃的開幕式晚會、規模宏大的媽祖祭典、讓人垂涎的地方風味美食大賽……一個小小的縣城,舉全縣之力舉辦這樣一個盛大的節日並不多見。一場文化旅遊盛宴的背後,是平樂全力融入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用旅遊這根杠桿撬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實力。

  復興“兩粵通衢”水上文化

  印象中,媽祖是流傳于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地處內陸的平樂縣為何要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這和平樂歷史上的“水上文化”有關。

  平樂古稱昭州,有著1800年的歷史。漓江、荔江、茶江在此匯合成桂江穿境而過,上可通湖南,下可達廣東,被譽為“黃金水道”,歷史上平樂便有“廣右咽喉”“兩粵通衢”之稱,成為嶺南地區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唐宋以來,平樂一度管轄桂江流域範圍內的13個縣,管轄範圍曾包括廣東懷集。

  自宋代以來,無數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商溯江而上,來到平樂經商定居,他們在為平樂帶來商業繁華的同時,也將媽祖文化由海洋沿江河向內陸延伸,把對媽祖的崇拜帶到美麗的桂江流域,並演變成為靠水為生的桂江船民共同的尊崇。廣大船民長年在江河行船、捕魚,在祈求風調雨順、四季平安中形成了對媽祖的虔誠信仰。

  據介紹,平樂各地在明清時期就修有媽祖廟,至今還有保存完好的平樂古街、榕津古街、華山古街三處粵東會館以及沙子“天妃廟”供祀著媽祖。平樂人將媽祖親切地稱為“太婆”,將每年的媽祖巡安活動稱為“太婆出遊”。每次“太婆出遊”活動都是萬人空巷,是廣西最大規模、最為隆重的媽祖巡遊活動。

  直至今天,平樂的許多美食、文化依然打上了深深的“水上”烙印。

  5月4-7日,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舉行了美食展和美食爭霸賽。歷史上南北商貿的交流也促進了飲食的融合,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平樂水上油茶》、桂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平樂十八釀》和用鮮美的桂江魚做出十道菜的《桂江全魚宴》……為八方食客獻上了一場美食狂歡盛宴的同時,也展示了平樂悠久而別具一格的美食文化。

  “平樂旅遊的發展將走差異化、特色化道路。我們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就是要充分利用平樂媽祖文化這一獨特文化資源,打造平樂旅遊的靚麗名片。”平樂縣委書記陸智成説。

  舉全縣之力開發旅遊産業

  這次媽祖文化旅遊節起到了展示平樂形象、推介平樂文化旅遊的平臺作用,但平樂旅遊的發力,遠在此之前。近年來,平樂實施城鎮化提速、工業突破、旅遊引領三大戰略,將文化旅遊産業作為撬動全縣經濟發展的新杠桿。

  平樂將2018年作為“旅遊年”,動員全縣力量投入到旅遊産業開發工作。在3月6日舉行的全縣旅遊發展大會上,該縣正式公佈《平樂縣旅遊發展扶持獎勵辦法(試行)》,其中對成功創建5A級景區的單位給予獎勵1100萬元。

  今年以來,平樂圍繞媽祖文化旅遊節這一契機,做好縣城孔廟恢復重建、粵東會館修繕和“三江口”核心旅遊景區、三江六岸美化綠化、音樂噴泉、浮橋棧道、玻璃美食街等系列旅遊配套設施建設。2月16日,平樂桂江航線正式開航,成為桂林水上旅遊新亮點。據統計,今年1-3月,該縣接待遊客人數為42.05萬人,超過去年4倍;旅遊營業總收入2.58億元,同比增長350%。

  “我們力爭2018年實現接待遊客總人數200萬人次,同比增長53%;實現旅遊總消費22.4億元,同比增長54%;到2020年全縣接待遊客要突破44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要達45億元,佔全縣國民生産總值的35%。”陸智成説。

  工業化城鎮化借力發展

  5月5日上午,2018年平樂經貿交流會在該縣舉辦,共有40個項目現場簽約,意向投資40多億元,涉及高科技産品加工、生物醫藥、農産品深加工、機械製造及加工、輕工業研發及加工、房地産、現代新型材料等行業。這是媽祖文化旅遊節的一項重頭戲,也是平樂實施旅遊引領戰略的一大成果。

  近年來,平樂大力開展“工業突破年”活動,目前工業園區已成功引入52家企業入駐,總投資超過100億元,投産後預計年産值近200億元,平樂縣工業園區入圍2018年版《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

  與“工業突破”同樣亮眼的,是平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近年來,平樂縣通過實施農村戶口縣城首套房購房補貼政策引人入城,同時配套出臺農村戶口縣城購房給予務工、子女就學優惠政策,吸引農村人口往縣城聚集,城鎮化率不斷提升——2017年縣域城鎮化率達到35%。

  平樂縣以開展城鎮化建設大會戰為抓手,以南洲新區為主戰場,同步推進同樂新區、新安街和月城嘉樂功能區建設。三年來,新區基礎設施投入近10億元,福祿嶺隧道通車、新安街環城道通車、城市框架不斷完善……城市文明新形象、居民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平樂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特色鎮村建設亮點紛呈:

  打造了二塘鎮、沙子鎮兩個自治區百鎮建設示範鎮,開展了二塘鎮、沙子鎮、張家鎮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並順利通過桂林市驗收;啟動了同安鎮、大發鄉作為第四批桂林市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點;二塘鎮榮獲“自治區生態鄉鎮”榮譽稱號,沙子鎮渡河村入選全國第三批美麗宜居村莊,橋亭鄉大塘口村和平樂鎮黃牛頭村分別為自治區特色農業型名村和特色鄉村旅遊名村;沙子鎮沙子村、同安鎮屯塘村、張家鎮榕津村和釣魚村4個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平樂還列入自治區棚戶區改造示範縣。據悉,該縣今年將籌集15億元資金,實施棚戶區改造3020戶。

編輯: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