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推進網安和信息化:"網"遍八桂 "惠"及民生
廣西日報  2018-05-28 09:46:18

  “網”遍八桂 “惠”及民生

  ——全區紮實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綜述之二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林雪娜

  在山村,點點滑鼠,家鄉特産就能“飛”出山外;在城裏,足不出戶,許多證件都能一網辦理……互聯網帶來的實惠日益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給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不斷適應群眾期待和需求,深化網絡信息化惠民服務,以電商進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智慧城市建設為居民提供便捷福利,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電商進村讓特産成“網紅”

  5月的橫縣四排嶺,茉莉芬芳綴滿枝頭。當地茉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英芬和村民像蜜蜂一樣忙於採花。前不久,客戶在他們網店定下了1萬棵茉莉花苗,李英芬要儘快把貨發送出去。

  “多虧了電商扶貧,我們才能趕著時節把這些育苗和花朵賣出去。”李英芬説,幾年前,由於村裏比較偏僻,不少村民種植的茉莉花滯銷嚴重。她外出打工返鄉後,正好趕上當地實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她通過培訓學習,開起了網店,辦起了合作社,打開一條茉莉花銷售之路。如今,其合作社茉莉花産品銷售額月均達5萬多元。她深有感觸地説道:“網上做買賣,讓茉莉花有了更大市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苦等人進村收購了。”

  近年來,我區依託網絡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助推農民創業增收。據統計,2017年,我區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25.6億元,農産品網銷單品901個,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3562萬元。其中,橫縣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系列産品網上銷售額達1億元。與茉莉花一樣,融安金桔、富川臍橙等地方特産成為“網紅”産品。網絡讓不少“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八桂特産香飄四海,更讓“觸網”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智慧審批使群眾“少跑腿”

  網絡打通了山村“最後一公里”,也讓城裏人儘量“少跑腿”。

   目前,廣西正在打造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2017年9月開始,廣西大力推進智慧審批工作,自治區住建廳、林業廳、衛計委、食藥監局等單位先後試行電腦審批。“電腦審批員”24小時在線,依據賦予的審批事項許可標準,對申請事項自動“秒批”。

  以往辦理林業種子生産經營許可證,平均審批時間為10個工作日,制證時間為3個工作日,申請人需要去三個部門蓋章,至少得跑腿3次。現在,無論是週末還是晚上,申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上網提交材料,智慧審批系統依據審批許可標準,會自動判定並給出審批結果。

  今年5月14日起,南寧市不動産登記中心開通不動産登記房屋一般抵押登記、房屋買賣轉移登記、房屋變更登記、房屋所有權登出登記等24項業務網上申辦服務。一網實現不動産登記業務辦理“最多跑一次”的便利。

  區內戶口遷移實行網上審批、流轉“一站式”辦結,農林衛生類一些行業證件實行智慧審批……近年來,我區一系列網絡惠民措施,有效方便了群眾辦事。南寧市整合了相關部門服務資源,推出“愛南寧”APP城市級公共服務移動應用平臺,讓市民出門不用身份證、駕照、市民卡,就能刷醫保、查違章……該市88.9%政務服務事項可在網上審批大廳或“愛南寧”APP辦理。

  據悉,我區網上全流程在線辦理的政務事項達643項,佔政務事項總數的39.6%。截至今年5月25日,我區已有20項審批事項實現了智慧審批和智慧監管,“秒批”網上辦事申請近3萬件。“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城市交通按下“智慧鍵”

  今年3月,柳州市公交正式進入掃碼時代。市民打開手機,將乘車碼對準掃碼器,“滴”一聲,即可乘上公交車。當地網民感嘆:“人在城市‘漂’,總要坐公交。費力擠上車,零錢找不著。如今‘滴’一聲,不為找零惱。”

  智慧交通支付讓市民出行和外來遊客深切感受到了“不帶零、不帶卡、快出行”的一站式便捷服務。如今,柳州、北海、欽州、防城港、貴港、百色、來賓、梧州、崇左等城市打破了一個城市只能用一個乘車碼的現狀,全區互聯互通,形成共同“朋友圈”,公交乘車“一碼暢行”。

  近年來,廣西“交通一卡通”已實現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市以及全國110個城市互聯互通。我區還將圍繞提升廣西交通運輸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準和交通管理、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提高交通運輸領域的智慧化服務水準。智慧化便捷交通服務,讓人們的出行像高鐵一樣提速提質。

編輯:唐志強